以色列9月轟炸卡塔爾之後,局勢逐漸朝著讓美國意外的一個方向發展。當地時間9月18日,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聯合防務理事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特別會議,邁出提升集體防務能力的具體一步。
美國靠不住 海灣國家開啟“防務脫美”之路
以色列的美式戰機向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住宅區投下導彈後,與轟炸的煙塵一同升起的還有一連串的疑問:為何卡塔爾的美制“愛國者”防空系統沒反應?為何距離襲擊地點僅約30公里的美軍基地沒協防?為何一口一個“重要盟友”的美國沒阻止?
《海灣新聞》網站9月10日的報道,分析為何以色列戰機未被卡塔爾防空系統探測。
所有的疑問都指向了一個答案:美國,靠不住了。
以色列的一次空襲,戳破了數十年來“給美國交軍火保護費便可獲得安全”的幻象。於是,海灣阿拉伯國家猛然醒悟,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
當地時間9月15日,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在多哈舉行。峰會期間,海合會成員國領導人召開會議,決定啟動聯合防禦機制。卡塔爾外交部介紹,海合會國家軍事機構之間已經在進行磋商,以建立“海灣威懾能力”。
半島電視臺網站9月16日報道,海合會決定啟動聯合防禦機制。
9月18日,海合會聯合防務理事會在多哈舉行特別會議,決定提升集體防務能力。這是海合會決定啟動聯合防禦機制之後,成員國邁出的具體一步。
會議的決定有三個重點:一,海灣國家計劃加強情報共享;二,將開發新的導彈預警系統;三,舉行聯合防空演習。
阿聯酋《國民報》網站9月18日報道,海灣國家在以色列襲擊多哈後加強情報共享並舉行防空演習。
據報道,海灣國家表示,將“加快工作”以建立針對彈道導彈的預警系統,並將“空中情報”傳達給所有受影響的國家。海合會還同意,在未來三個月內更新國防計劃,並在部隊和指揮中心之間舉行聯合演習。
會議發佈的聲明還稱,海合會國家同意繼續“在所有軍事和情報層面”開展工作,以加強海灣防務關係,並努力將安全系統聯繫起來,以應對所有風險和挑戰,並應對威脅該地區穩定的任何潛在威脅或攻擊。
實際上,這也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出的一個警告,對卡塔爾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海合會成員國的攻擊,海灣國家將確保這種攻擊不會再有下次。
俄羅斯專家提醒 別全是美式裝備 考慮一下S-400
海灣國家啟動聯合防禦機制其實有一個重大隱患:目前,以美式裝備為主的海灣國家,倘若再次應對以色列的威脅,手裏的美式裝備能不能用?或者説,美國讓不讓用?
俄羅斯軍事分析專家伊戈爾·科羅琴科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以色列空襲多哈的事件表明,卡塔爾對美國“愛國者”系統的單一依賴已不再可行,這也是卡塔爾領導層必須非常認真地重新評估其所有軍事和防禦措施的原因。
科羅琴科説,美國的“愛國者”系統存在重大缺陷:一方面是射程有限、機動性低;另一方面是,如果與美國的利益不一致,美國可通過嵌入的“後門”遠程禁用它。
俄羅斯衛星網9月11日相關報道截圖
當然,這位俄羅斯專家推薦了自家的裝備,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等。
沙特的“雙保險” 與巴基斯坦簽署共同戰略防禦協議
在海合會內部啟動聯合防禦機制之餘,沙特還有一個“雙保險”。
當地時間9月17日,沙特和巴基斯坦在利雅得正式簽署共同戰略防禦協議,約定第三方針對兩國任何一國的攻擊將被視為“對兩國的侵略”。
半島電視臺就此分析認為,這將是本地區地緣政治重塑的一個“分水嶺”,反映的正是以色列襲擊多哈後美國的信譽下降,以及海灣地區國家的安全防務焦慮。
而且,悉尼科技大學南亞安全研究員穆罕默德·費薩爾表示,沙特與巴基斯坦的這份協議可以作為巴基斯坦與其他兩個海灣主要夥伴——阿聯酋和卡塔爾開展類似雙邊防務合作的模板。另外,隨著海灣國家尋求加強安全,埃及、土耳其等地區國家也成為了天然的合作夥伴。
半島電視臺網站9月18日相關報道截圖
短時間內,海灣阿拉伯國家無法完全擺脫、也不會完全摒棄美國的“安全保護”。但這條“防務脫美”的道路一旦開啟,勢必持續進行下去。
多年之後,美國談起以色列轟炸卡塔爾首都多哈這件事時會作何感想?會不會那時才感到,內塔尼亞胡政府的空襲,其實有一個巴掌是扇在了美國的臉上?
記者|王昆鵬
審核|李琳
監製|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