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聯合國大會確立的國際和平日。“和平始終是人類社會的普遍期待與殷切嚮往。”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的賀信中道出人類對和平的共同期盼。
然而,今天的世界並不太平。戰火在一些地區燃燒,地緣衝突此起彼伏,人道主義危機不時爆發……
“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
“即刻行動,建設和平世界”——聯合國確定的2025年國際和平日主題,既是對動蕩不安國際形勢的回應,也是對全球維護和平共同行動的呼喚。
2015年9月,在聯合國總部,習近平總書記以《中國為和平而來》為題,深情講述了執行維和任務時不幸殉職的中國女警察和志虹的故事:
“她曾經寫道:‘大千世界,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願。’這是她生前的願望,也是中國對和平的承諾。”
從歷史烽火中走來的中國,深知和平之珍貴、發展之不易。因此,中國以行動守護安寧,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包容消弭分歧。和平發展這條路,中國不止于言,更踐于行;不止于一時,更行穩而致遠。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生動的比喻,道出和平的彌足珍貴。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外不同場合,強調和平對中國和世界的重大意義,深入闡述中國的和平發展主張。
2022年,面對深刻變革的全球安全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在向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致賀信時,進一步闡釋當年4月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今年9月初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
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一個個中國倡議、中國方案,都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必須作出努力,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全世界的孩子們都在和平的陽光下幸福成長。”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的大國,也是和平與安全紀錄最好的大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5年來,中國累計派出維和官兵5萬餘人次,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在應對國際熱點和地區衝突中,中國始終堅持勸和促談,倡導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6次提及“和平”,重申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莊嚴宣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
“讓和平的陽光照亮世界。”這是一個有著深厚天下情懷的東方大國的深沉夢想。
策劃:張曉松
主編:楊依軍
主筆:袁睿、陸君鈺
視覺:郝曉靜、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