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1日,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幾乎同時宣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隨後,葡萄牙也宣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同日,巴勒斯坦方面對四國相關聲明表示歡迎。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則發聲威脅,稱其將在訪美歸國後作出回應。
英加澳葡四國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
21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發表視頻聲明説:“為了恢復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對和平以及‘兩國方案’的希望,英國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斯塔默還表示,加沙地帶人為製造的人道主義危機和以色列政府不斷升級的轟炸行動“完全令人無法容忍”“必須結束”。
加拿大總理卡尼在聲明中説,加拿大承認巴勒斯坦國是國際社會協調一致努力的一部分,旨在維護“兩國方案”的可行性。卡尼表示,以色列政府持續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正在破壞巴勒斯坦建國的前景。
澳大利亞政府發表新聞公報説,澳大利亞與加拿大、英國一道承認巴勒斯坦國,旨在為“兩國方案”注入新的動力。
葡萄牙總統德索薩表示,承認巴勒斯坦國對於葡萄牙而言事關良知和原則。葡萄牙始終支持巴以兩國各自作為主權國家共存的立場,以解決兩國之間的歷史性衝突。
巴方對四國聲明表示歡迎 喊話美國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
對於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宣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方面表示,這是邁向和平的重要一步。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資料圖)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21日説,這是朝著實現公正和持久和平邁出的重要和必要的一步。英國承認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將為“兩國方案”的實施鋪平道路。阿巴斯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停火、讓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讓以色列全面撤出加沙地帶等。阿巴斯還對葡萄牙宣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表示歡迎。
△巴副總統侯賽因·謝赫(資料圖)
巴勒斯坦副總統侯賽因·謝赫對英加澳承認巴勒斯坦國表示歡迎。他表示,這一承認是“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權利,擺脫苦難、流離失所和壓迫所取得的勝利,也是人性、正義、和平和人民自決權利的勝利”。
巴勒斯坦外交部21日稱英加澳三國的決定“勇敢無畏”。巴外交部呼籲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特別是美國,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確保消除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公正待遇。
21日晚間,哈馬斯發表聲明,認為英加澳對巴勒斯坦國的承認是確認巴勒斯坦人民擁有其土地,並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家的權利的重要一步。同時強調,這一重要舉措必須伴隨切實措施,並呼籲國際社會、聯合國等追究以色列反人類罪。
內塔尼亞胡發聲威脅:等著瞧
當地時間21日,就英加澳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內塔尼亞胡表示,此舉“危及以色列生存”,他將在下周從美國回國後對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做出回應。內塔尼亞胡稱,巴勒斯坦國不會在約旦河以西建立。他還表示,將繼續在約旦河西岸建立猶太人定居點。
據悉,按計劃,內塔尼亞胡將於25日抵達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於29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同一天,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稱,英加澳先後承認巴勒斯坦國,對此,以色列應立即採取反制措施,即立即在約旦河西岸建立主權。他將向即將召開的以色列內閣會議提交一份關於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立主權的提案。
以色列外交部21日發表聲明表示,以色列“斷然拒絕”英國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加澳承認巴勒斯坦國“進一步破壞了地區的穩定,並破壞了未來實現和平的機會”。以色列外交部強調,如果英國等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真心希望穩定中東地區局勢,就應該集中精力向哈馬斯施壓,要求其釋放被扣押人員並立即解除武裝。
此外,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以色列議長、以色列文化和體育部長、多名以色列議員都對英加澳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表示反對。
白宮:特朗普對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感到不滿
除21日英加澳葡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22日聯合國大會期間,將有更多國家跟進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此外,西班牙、愛爾蘭、挪威已于去年5月分別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國的西方盟友陸續宣佈承認或準備承認巴勒斯坦國,但美方卻不顧國際社會意志,甚至對此發出威脅。
就多個西方國家計劃在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日前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此對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不滿。7月,就加拿大宣佈支持巴勒斯坦國,特朗普發表言論稱“這將讓我們很難與他們達成貿易協議”。18日,特朗普在英國首相鄉村官邸契克斯別墅會晤英國首相斯塔默時表示,他反對英國關於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劃。
以軍擴大作戰範圍 加沙城超55萬人流離失所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輪大規模衝突爆發至今,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6.5萬人死亡。衝突延宕,加沙死傷者人數不斷增長,與此同時,民眾流離失所情況加劇。
21日,以軍稱,第36師的部隊已開始進入加沙城,這是“基甸戰車2”行動的一部分,旨在擴大作戰範圍。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稱,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5萬平民離開加沙城並向南遷移。以色列國防軍同時加強在多個地區的行動,以軍第162、98和36師的部隊已成功進入加沙城並瞄準哈馬斯主要據點。
總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趙新宇
主編丨崔翀
編輯丨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