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70年滄桑巨變,新疆這樣走出現代化之路
2025-09-25 22:55: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雄壯的國歌在新疆人民會堂響起;天山腳下各族群眾載歌載舞;新疆各地街頭張燈結綵……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週年慶祝大會在烏魯木齊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同新疆各族民眾共同歡慶。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是新疆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70年來,新疆實現了從貧窮到繁榮、落後到進步、封閉到開放的歷史性跨越。這次慶祝大會為世界觀察新疆提供了一個重要窗口。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民族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賈春陽與《國際銳評》交流説,慶祝大會向世界展示了70年來新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證明了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有效,展現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的堅定決心。

  70年來,新疆發生了怎樣的歷史性變化?數據是最直觀的證明:2024年新疆地區生産總值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較1955年的12.31億元實現超1600倍跨越式增長;截至2020年底,新疆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4年城鄉居民收入相比1978年增長上百倍;全區人均預期壽命從解放初期的30歲提高到2024年的77歲;2024年接待遊客突破3億人次,成為中外遊客嚮往的“詩和遠方”……正如《哈薩克斯坦真理報》所評價,70年,新疆發展書寫出一個個“精彩篇章”。

  不少到過新疆的國際人士也有類似感受。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中國法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葛祥林與《國際銳評》交流説,他到新疆後發現,當地民生顯著改善,民眾安全感日益增強,文化也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這些都為保持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成就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跟著共産黨過上好日子”——20世紀50年代新疆庫爾班·吐魯木大叔的心願,不僅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生活,也道出了新疆滄桑巨變的根本原因。曾多次參訪新疆的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前一等秘書盧秋對《國際銳評》説,在新疆滄桑巨變的背後,“中國政府的治理能力有目共睹”。

  從新疆和平解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從改革開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疆創造出每一個“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人間奇跡,都離不開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為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領新疆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各族民眾得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

  對於新疆來説,維護社會穩定是擺在首位的大事。過去一段時間,新疆“三股勢力”大肆實施破壞活動,給社會穩定帶來極大危害。經過不懈努力,新疆反分裂鬥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連續多年沒有發生暴恐事件,有力維護了新疆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

  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經濟發展就有了保障。2024年,新疆糧食單産達每畝1049.7斤,躍居全國第一;曾經庫爾班大叔想騎著毛驢上北京,如今新疆已成為中國機場最多的省區,民眾一天就能到北京;截至2024年底,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全線貫通,新疆公路總里程達到23萬公里,所有地州市邁入高速公路時代;鐵路貫穿天山南北,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村村通寬頻……94歲的新疆和田縣阿瓦提鄉烏宗庫勒村村民馬木提·伊敏説,“現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喀什地區巴楚縣童夢幼兒園園長艾米拉古麗·阿不都感嘆,“這裡的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新疆正在打造一張金名片——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2022年到2024年,新疆進出口總值一年邁上一個千億台階,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超過220個;中歐班列高效運行,跨境電商構建起“數字絲路”,“中國製造”通過新疆輻射歐亞大陸……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中國法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葛祥林認為,新疆的高品質發展將成為促進他國繁榮的引擎,為推動中亞及更廣泛地區的現代化提供契機。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疆現代化建設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高品質發展路子?堅持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強化文旅融合、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這次來到新疆,為新疆未來發展勾畫藍圖、指明方向。根據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近日面向全球38個國家7446名受訪者發起的一項民調,63.8%的全球受訪者對新疆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走過70年,新疆的滄桑巨變印證了一個樸素道理: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展望未來,美麗的天山將繼續見證:各族民眾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推進新疆長治久安與繁榮發展。大美新疆未來可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圖景將更加絢爛。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