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將科技報國之志融入強國復興偉業——習近平總書記給天津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激勵廣大學子和教育科技工作者砥礪前行、奮發有為
2025-10-03 13:21:57來源:新華社編輯:位樹理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題:將科技報國之志融入強國復興偉業——習近平總書記給天津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激勵廣大學子和教育科技工作者砥礪前行、奮發有為

  新華社記者

  在天津大學建校13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天津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向全體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表示祝賀。殷殷期許、諄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天津大學的師生、校友,以及廣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們備受鼓舞。

  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的要求,懷揣報國之志砥礪奮進,堅定走好人才自主培養和科技自立自強之路,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力量。

  金秋時節,天津大學校園內,歷史感與時代感交相輝映,洋溢著熱烈的氛圍,涌動著青春的氣息。

  “在建校13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忙之中專門給學校全體師生回信,令我們深感振奮。”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心潮澎湃,“天津大學因救國而生,為強國而建,自誕生之日起,血脈基因裏就植入了‘興學強國’的家國情懷。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擎‘興學強國’的大旗,胸懷‘國之大者’的擔當,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並能引領未來的卓越人才。”

  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是我國第一所現代大學。近日,天津大學全體師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學校130年來的辦學歷程和近年來的發展成績,表達堅定走好人才自主培養和科技自立自強之路、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更多力量的決心。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第一時間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天津大學智慧與計算學部電子信息專業學生姚毅強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總書記的回信,是對天津大學百卅芳華的肯定,更是對我們學子的殷殷期盼。”姚毅強説,“不久前,我重走了學校‘西遷路線’,感悟了師生在抗日戰火中守護教育火種的不屈精神。未來,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深耕智慧演算法的研究創新,努力做科研報國的天大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對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提出明確要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回信精神,加強理論研究,深化思政課建設發展,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努力培養更多勇於投身時代潮流、積極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青年人才。

  認真讀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天津大學校友李峰輝的思緒又回到了當年在學校求學時的場景。“在校學習期間,學校的優良傳統、優質的教學品質、老師的諄諄教誨,讓我們在收穫知識的同時,得以明大德、立大志。”李峰輝説,“如今,我成立的公司的衛星數據已進入中國氣象局業務系統,服務於天氣預報、航海、航空等多領域。我將不負總書記囑託,繼續發揮企業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習近平總書記給天津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也對我們科研人員提出明確要求。”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袁明鑒表示,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將科研重心精準錨定國家“雙碳”目標,以堅實的科技支撐服務綠色發展,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征程中,交出無愧於時代的“愛國三問”新答卷。

  “實現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目標,離不開一代代科研團隊接續突破,貢獻智慧和力量。”吉林大學數學理論與應用教師團隊帶頭人張然深有感觸,“我們將繼續秉承‘踏實真誠,堅韌擔當’的科研精神,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奮力攻關,破解更多‘卡脖子’難題,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表示:“我們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更好發揮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集聚優勢和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示範引領作用,持續創新政産學研用結合新載體,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産業鏈、創新鏈有機融合,一體化推進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讓教育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0月1日,國家航天局發佈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與地球合影圖像。拍攝這張珍貴合影的機械臂監視相機鏡頭,正是由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智慧光學成像團隊研製的。

  “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途,我們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團隊負責人徐之海説,“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更加激勵了我們以科技之翼探尋宇宙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繼續在光學成像研究和宇宙探索上深耕細作,用圖像為人類展現那些肉眼無法企及的地方,為科技報國、航天報國作出更大貢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