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3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未能通過新的臨時撥款法案,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提案均再度遭到否決,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持續。
美國政府的“停擺大戲”過去近半世紀以來已經上演了20多次,但今年這次為何有明顯不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張茉楠:
與以往相比,這次可能更多是主動為之,因為現在特朗普政府不僅沒有像以往一樣極力避免政府關門,反而宣稱説“停擺能帶來多少好處”,所以實際上這也是為特朗普推動一些他的政治改革留有餘地。
第二,這次是引入了“永久裁員”作為談判的籌碼,白宮現在要求各聯邦政府機構都要為大規模的裁員計劃留有空間,明確表示要利用現在停擺的期間,打破以往停薪留職的慣例,這些實際上都是特朗普未來推動行政改革的一種嘗試,包括削減特朗普認為的那些冗余或無效的部門或者項目。
所以,這次停擺不僅僅是以往的財政僵局,更像是特朗普政府積極推動縮小政府規模來削減民主黨政治影響力的行動。
圍繞臨時撥款法案,美國兩黨目前均毫不退讓。針對民主黨的表現,有美國媒體稱,這是“民主黨罕見的團結時刻”。民主黨為何如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張志新 :
民主黨這次面臨的局勢,可以用“背水一戰”來概括。今年3月份的時候,民主黨在參議院,在政府面臨關門危機的時候,做出了妥協。黨內認為上一次的妥協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的好處,民主黨這一次認為不能再妥協了。
更為重要的一個情況是,2026年國會中期選舉即將到來,如果民主黨不能扭轉當前比較頹廢的氣勢,那他們會在中期選舉會面臨非常危險的局面。
民主黨的訴求其實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延長平價醫療法案的補貼,因為這是民主黨政府的一個重要的政治遺産。第二個訴求是為了制衡特朗普對於國會預算權的一個挑戰。民主黨認為如果不站出來反對的話,特朗普只會變本加厲、為所欲為。
編輯 | 羅光旭
簽審 | 王昆鵬 李琳
監製 | 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