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必須在美東時間10月5日18時(北京時間10月6日早6時)前接受他之前提出的加沙和平計劃。他説,這是哈馬斯的“最後一次機會”。如果這項協議無法達成,哈馬斯“將遭受前所未有的地獄般的打擊”。當天晚些時候,哈馬斯發表聲明,宣佈向調解方提交對特朗普“20點計劃”的回應,並表示願意通過調解方進行談判以實施相關計劃。加沙能否實現和平?
國際社會持續加壓
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哈馬斯下“最後通牒”,與目前以色列面臨的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分不開。
就在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的當天,以色列攔截了旨在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全球堅韌船隊”的最後一艘船。至此,以色列攔截了全部42艘船隻,扣押了470多名活動人士。當天,以色列還開啟了驅逐“全球堅韌船隊”活動人員的工作。截止到3日下午,已有4名意大利公民被驅逐出境。
表面看起來,以色列在這次國際社會突破以軍對加沙地帶封鎖的行動中“大獲全勝”,國際活動人士未能從海上通道進入加沙地帶,加沙地帶仍處在以色列嚴密的封鎖之中,但實際上,在國際社會普遍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愈發不滿的當下,以色列強行攔截“加沙救援船”的行為,無疑是繼續將自己推向國際社會的對立面。
與此同時,多國民眾對以色列的反對和譴責聲浪不斷持續。當地時間3日,意大利工會組織舉行大罷工,抗議意政府對以政策,聲援巴勒斯坦。連日來,歐洲多國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希臘、德國、法國、西班牙……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譴責以色列對“全球堅韌”加沙救援船隊的襲擊。更有甚者,英國曼徹斯特市2日還發生了猶太教堂遇襲事件,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
美聯社報道截圖:意大利工會組織舉行大罷工,抗議意政府對以政策,聲援巴勒斯坦。
面對洶湧的國際民意,美國在重壓之下,也希望哈馬斯儘快同意美國提出的“20點計劃”。
哈馬斯“有條件”回應“加沙和平計劃”
對於美國的“最後通牒”,哈馬斯給予了積極回應。哈馬斯方面3日表示,為了實現加沙地帶停火以及以色列全面撤出加沙地帶,該組織同意根據特朗普的提議釋放所有扣押的以色列人員,並交出遇難者遺體,前提是滿足交換的必要條件。在此背景下,哈馬斯願意立即通過調解方進行談判,討論這一進程的具體細節。 哈馬斯方面稱,同意將加沙地帶的管理權移交給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機構(由技術官員組成的機構)。特朗普提案中涉及加沙地帶未來和巴勒斯坦人民固有權利的其他問題,將在巴勒斯坦的全民框架內進行討論,哈馬斯也將參與其中,併為此做出負責任的貢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在這份回應中,哈馬斯滿足了以色列有關釋放扣押人員的要求,卻並沒有如美以所願“解除武裝”,也並未承諾放棄加沙管理權。因為解除武裝和放棄政治權利,是觸及哈馬斯“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放下武器,等於讓哈馬斯放棄生存的基礎,這一點很難得到該組織的同意。有分析指出,雖然哈馬斯在本輪巴以衝突中損失慘重,但該組織仍在堅持與以軍作戰的同時保持著對加沙部分地區的控制。這説明,“哈馬斯已經適應了新局勢”,“無法根除”。
從這個角度上來説,哈馬斯的回應無法滿足以色列的全部“安全關切”,未來雙方預計還將進行複雜的談判和鬥爭。有分析指出,“20點計劃”很可能是哈馬斯與以色列重新開始談判的基礎。
加沙地帶和平前景依舊難以實現
美國總統特朗普3日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文稱,基於哈馬斯剛剛發表的聲明,他相信哈馬斯已準備好實現持久和平。他呼籲以色列立即停止對加沙的轟炸,以便安全快速地營救人質,並表示目前局勢過於危險,已就相關細節展開討論。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道截圖
不過,這個過程仍需要時間。3日晚,哈馬斯政治局成員穆薩·阿布·馬爾祖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務之急是停止戰爭和殺戮,72小時內向以色列移交活著的被扣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只是理論上可行,但在目前情況下是不現實的。 另據路透社援引哈馬斯一名高級官員的話稱,在以色列結束佔領之前,哈馬斯不會解除武裝。
在哈馬斯與以色列正式達成協定之前,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恐怕還要繼續。在哈馬斯回應前,以色列總理辦公室3日透露,加沙的軍事行動還在推進,“以色列沒有離開加沙,仍在繼續其計劃。”當地時間3日,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根據最新估計,已有超過87萬巴勒斯坦人從加沙城撤離到加沙地帶南部。而自2023年10月7日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超過6.6萬人死亡、近17萬人受傷。
可以看出,不管是被扣押人員交換,還是解除武裝,哈馬斯短期內都無法與以色列達成一致。而美國作為最重要的斡旋方,又如何化解雙方的分歧?在這個“平衡”達到之前,加沙的和平前景恐怕還只是一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