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日前召集大批駐紮在全球各地的美軍高級將領回國開會。然而,會後的短短幾天內,多名高級將領宣佈請辭或提前退休,美軍高層出現罕見的“人事地震”。
對此,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李海東教授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專訪時認為,美軍已陷入“使命與能力困惑”之中。
在這場“興師動眾”的會議上,赫格塞思宣佈“提高體能標準”及“全面改革軍內投訴與調查流程”等一系列新指令。
會後,美軍高層人事動蕩隨即展開:
空軍上將托馬斯·比西爾以“個人及家庭原因”申請退役;
陸軍四星上將、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布萊恩·芬頓宣佈辭職;
海軍部辦公廳主任喬恩·哈裏森遭赫格塞思解職;
而在這次會議之前的幾週內,已有十余名美軍高級將領被撤職或提前退休,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作戰部長、國防情報局局長等。
赫格塞思的“清除信號”
李海東教授認為,赫格塞思9月30日講話中公開批評美軍中存在的“多元、平等與包容”(DEI)機制,嘲笑一些將領“身體肥胖”,並宣稱不認同新軍政方向的人“可以體面地選擇辭職”。他同時提出“男女同標、年齡不分”的體能考核新規,這被視為對部分年長將領的一種冒犯。
赫格塞思服役年限短,軍中履歷不足,使不少美軍高級將領對其難以信服。更關鍵的是,諸多將領對美軍應用方向存疑,尤其是美國總統公開表示要將軍隊優先應用於應對國內左翼勢力後。
李海東教授表示,可以預期,美軍高級將領將出現較大人事調整,辭職、解職或降職情況會持續,軍隊也將經歷一番“大手術式的”變動。
美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美軍陷入“使命與能力困惑”
李海東教授表示,接連的辭職潮反映出美軍當下已陷入 “使命與能力困惑”。
使命困惑:
美軍的傳統定位是防禦外敵、維護全球戰略安全。但當總統公開表示要“首先讓軍隊用於應對國內目標”時,不少美軍高級將領難以調整過來。
能力困惑:
長期以來,美軍的戰略規劃都以全球霸權為目標導向。如今特朗普政府要求美軍“瘦身”,聚焦美國本土和西半球事務。軍隊能力如何調整,也成為問題。
特朗普的軍改邏輯:
“服務於共和黨目標的政治工具”
李海東教授認為,特朗普政府把忠誠于“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次偉大”作為軍隊人事調整的首要標準,軍改呈現出三個特徵。
在政治上,忠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共和黨理念;
在文化上,排斥多元與平權元素;
在戰略上,摒棄全球主義目標,服務於民族主義,重點部署美國本土(尤其民主黨主政的各州)和西半球。
實施困境:
軍政關係的“硬骨頭”
李海東教授認為,特朗普的這場軍隊改革目標實現難度大。
一是改變國防部文化與軍政關係具有顛覆性。
二是人事更換需要時間,美軍高級將領的任命、晉陞週期冗長,大量軍官的更換需要時間。
三是美國分權制衡原則下,特朗普設定的改革目標與其可投入時間差距顯著。
這場改革能否真正落地,仍需觀察。
記者、編輯:李修莉
簽審:賈延寧、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