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帕米爾高原上,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斯姆哈納村,村民穆薩·普爾汗一大早趕到村裏的郵政快遞服務站,拿到了自己的包裹:“過節的零食、月餅都是網購的,方便!”
斯姆哈納村距離烏魯木齊市超過1600公里,是新疆的物流“末梢”。過去,由於村裏沒有快遞服務點,村民在網上購物時,只能把收件地址填到所屬鄉鎮。
變化始於國家“快遞進村”工程的實施。全國政協委員、烏恰縣政協副主席阿衣木沙·托合塔洪介紹,現在快遞能直接送到村裏,村民網購更加便利。
新疆通過推進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現了村級快遞服務覆蓋率超96%。2024年,新疆快遞業務量完成4.6億件,同比增長39.2%,增速居全國前列。
小包裹關係大民生,小站點撬動大幸福。“快遞進村提高了農牧民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對偏遠地區農牧民來説,快遞通達改變了他們的消費模式。”阿衣木沙·托合塔洪説。
長期以來,由於運輸距離長,新疆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包郵”乃至“不發貨”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消費者。一件跨越數千公里的商品,如何實現包郵?降低運輸成本是關鍵。
2023年以來,新疆探索“全國發集運中心,集運中心發新疆”的新模式,同時推動國內10家主要品牌寄遞企業的新疆總部落地烏魯木齊市,建設物流樞紐。
在傳統物流模式下,每個商家或客戶發出的貨物獨立運輸,導致貨運量分散、成本增加。京東集團副總裁孔祥瑩介紹,集運模式下,商家只需要將商品發貨至浙江杭州、陜西西安等地的集運倉,由電商平臺合作的物流服務商集中進行二段運輸,增量降本。
“公轉鐵”集裝箱班列也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去年3月,全國首趟快遞電商“公轉鐵”集裝箱班列從西安市始發,38個小時後到達烏魯木齊市,較公路運輸縮短5小時左右,運輸時效提升約12%,運費降低57%左右。
隨著一系列舉措發力,新疆社會物流成本呈穩步下降態勢。最新統計核算結果顯示,新疆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産總值的比率為14.7%,較2012年累計下降7.8個百分點。
隨著不少網購平臺的商品實現新疆包郵,新疆加速躋身“包郵區”行列。
“真沒想到,早上下單,下午就到!”喀什古城乾果店經營者伊斯馬伊力説。今年3月30日,京東物流喀什倉試運營的第一天,伊斯馬伊力早上給妻子下單了一套護膚品,當天下午4點包裹就包郵送到了他手裏。
佔地2萬平方米的京東物流喀什倉,全自動分揀設備正在高效運轉,小件、中件訂單已實現自動化分揀,處理效率提升30%,分揀準確率達99.8%,為南疆訂單快速履約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京東物流喀什倉落地,南疆四地州快遞用時縮短了2天至3天,最快當日達。“喀什倉的啟用,提升了當地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京東物流新疆地區負責人楊建華説。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隨著新疆現代物流産業快速發展,這些不易保存的優質農副産品能夠快速送達全國消費者手中。
今年6月,石河子花園機場,一架京東物流全貨機滿載新鮮採摘的小白杏,騰空而起,飛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依託覆蓋全國的倉配網絡,伽師新梅從枝頭到華東地區的餐桌,所需時間從8天縮短為56小時,損耗率從9%降至1.8%,物流成本下降了12%。
站在斯姆哈納村的西極石碑旁,村民米滿江·買買提居瑪眺望著不遠處的公路,郵車正駛向喀什徠寧國際機場,他家出售的羊肉就裝在車裏,“2024年,我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了101隻羊,銷售額突破7萬元。”
阿衣木沙·托合塔洪説:“去年,我們培育的‘托雲蘇打羊’‘蔥嶺牧人’品牌牛羊肉搭乘航班飛往各地,銷售額大幅增長。高原晚熟的杏過去不知名,現在銷往全國,名頭越來越響。”(記者 賀 勇 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