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如果歐盟向烏克蘭轉交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産,俄方將強硬回應。她還表示,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這將對俄美關係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俄歐關係、俄美關係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將如何演變?美國的“斡旋”為何總是根基不牢?
當地時間9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設立一項與被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産掛鉤的“賠償貸款”計劃,以便為烏克蘭提供長期支持。
歐洲會動用俄資産資助烏克蘭嗎?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由於歐洲開始承擔對烏克蘭全面援助的主要任務,資金缺口問題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了所謂的"賠償貸款"方案,但這一做法在法理上難以成立,可能對歐盟和歐元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歐盟內部已有多個國家公開表示反對,因此該方案的實施仍面臨較大障礙。
俄羅斯方面第一時間作出了強烈反應。近期,歐俄之間的矛盾已從原有的政治、外交、經濟等領域,逐漸向軍事摩擦甚至衝突的方向演變。如果歐盟持續推進此類措施,俄烏衝突演變為歐俄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將顯著上升。
近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向媒體表示,美國正考慮通過北約歐洲成員國出錢購買的方式,向烏克蘭提供射程可覆蓋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戰斧”巡航導彈。
“戰斧”是俄美關係緊張升級的導火索嗎?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一旦美方跨過這條紅線,一方面會讓俄烏衝突形勢更加複雜,也會破壞俄美之間的關係。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正在調整對俄烏衝突、對俄羅斯的政策,想把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作為向俄羅斯施壓的主要手段。
俄羅斯總統普京及政府官員多次警告,若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將導致俄美關係嚴重倒退。這一結果顯然不符合特朗普政府試圖以緩和美俄關係換取政治籌碼的預期。
即便美國最終決定提供“戰斧”導彈,也很可能是經過嚴格限制的型號,例如削減射程或打擊範圍,以降低對俄烏戰場的實際影響。
一面是加沙衝突,一面是俄烏局勢,兩場當今世界的主要衝突都有美國從中“斡旋”,但俄烏局勢甚至連同俄美關係都在“反復無常”。
美國“斡旋”的衝突為何根基不牢?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將斡旋巴以衝突和俄烏衝突作為對外事務的重點。然而,其政策的核心始終是“美國利益優先”,而非真正以解決地區衝突為目標。
受國內政治和美國外交傳統影響,特朗普政府明確支持以色列,同時對哈馬斯採取強硬施壓政策,加劇了巴勒斯坦內部的分裂和地區矛盾。
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初期試圖通過與俄羅斯緩和關係來調解俄烏衝突,但低估了烏克蘭、歐盟及北約各方的博弈程度,導致政策效果有限。
無論美國採取何種策略,其出發點始終是自身利益,而非從根本上解決衝突。因此,俄烏衝突朝著形勢更複雜、矛盾更尖銳的方向發展,短期內難以實現標本兼治的解決方案。
採訪 圖文 | 張晗
簽審 | 楊瓊
監製 | 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