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1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發佈會。我國“十四五”時期,住房城鄉建設有哪些高品質發展成就?一組數據帶你看。
全國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萬多個
“十四五”期間,全國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萬多個,惠及4000多萬戶、1.1億多人。
全國累計銷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積約50億平方米
“十四五”時期,人民群眾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國累計銷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積約50億平方米;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舊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萬套(間)、惠及3000多萬群眾。
全國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金額已超7萬億元
據介紹,目前全國白名單項目貸款的審批金額已經超過了7萬億元,有力保障了商品房項目建設交付。
全國750多萬套已售難交付的住房實現交付
“十四五”期間,在司法處置中把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放在首要位置,對違法違規、損害群眾利益的企業,堅決查處,不讓其“金蟬脫殼”、矇混過關。截至目前,全國750多萬套已售難交付的住房實現交付,有力維護了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這些地方已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
據介紹,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先體檢、後更新”“無體檢、不更新”已經越來越成為大家的共識。目前,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50多個縣級市已經全面開展了城市體檢工作。
我國著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住房需求
發佈會上介紹:
在體系上,充分考慮保障對象的實際情況差異,建立了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對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群體,在住房保障制度上作出了相應安排。
在方式上,堅持貨幣補貼和實物保障相結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購,籌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根據群眾需求宜租則租、宜售則售。為了更加精準地對接保障對象的需求和保障房源的供給,提升保障效能,指導各地建立了住房保障輪候庫制度。
在管理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請、輪候、準入、使用、退出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機制,嚴格監督實施,努力把住房保障這項民生工程抓實抓好。
我國著力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十四五”期間,各地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賦予城市政府房地産市場的調控自主權,因地制宜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通過市場體系滿足居民的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斷加大對居民購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下調住房公積金和商業銀行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對居民“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給予退稅支持、下調契稅稅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等。各地因城施策出臺了購房補貼等各類優惠政策,降低居民的購房成本。
如何建設人民滿意的“好房子”?
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好房子是承載著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一步將從標準、設計、建材等五個方面加快推進“好房子”建設。
第一,建設“好房子”得有一個好的標準。
第二,得有好的設計,依照好的標準,做出好的設計,才能保證這個房子從起點上好。
第三,好的設計得有好的材料來建造。
第四,有好的建造,得做到人民群眾想要的不漏、不堵。
第五,得有好的運維,保證房屋全生命週期能夠保持在良好的應用狀態。
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全文強制的《住宅項目規範》已經於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全國住宅設計大賽也已開展,將在今年底評出獲獎的方案。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還通過“揭榜挂帥”的方式,推動研發適用於“好房子”的新型建材,很多建築企業、設計單位現在也都在下功夫研究建造“好房子”。與此同時,為了在“好房子”的運維上下功夫,未來一方面要建立房屋全生命週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將對物業服務實施提升行動,解決好群眾有感的一些“關鍵小事”,為廣大居民打造一個更有溫度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