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明黨10日宣佈退出與自民黨的執政聯盟,日本新首相選舉頓生變數。於是,各政黨合縱連橫,首相之位“苗木之爭”已初見端倪,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與在野黨先鋒玉木雄一郎,誰能佔得先機?
當地時間10月15日,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藤田文武與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會面後接受媒體採訪(圖自視覺中國)
據日媒報道,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15日分別與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舉行單獨會談,目的是尋求兩黨支持。
而三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和國民民主黨三黨黨首會談也在同一天舉行,商討支持統一候選人的可能性。據報道,由於政策分歧,三個在野黨當天尚無法達成協定,但是願意繼續協商。
高市早苗同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舉行會談(日本共同社報道視頻截圖)
若在野黨推出統一候選人,是否意味著高市早苗的“首相夢”將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
從目前日本眾議院的議席分佈來看,自民黨只有196席,而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和日本維新會一共有210席。因此,如果在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在野三黨能統一推舉候選人並得到三黨議員的全部選票,就能力壓高市早苗,當選新任日本首相,自民黨就會下野。
相反,如果三黨協商失敗、各自為戰,那麼高市早苗很有可能在首相指名選舉中依靠自民黨的國會議員票的優勢而勝出。畢竟自民黨現在還是國會的第一大黨,當然這也需要自民黨內部保持團結,不能出現太多的“造反議員”。
目前看,圍繞高市早苗所引發的一些爭議,尤其是她導致執政聯盟破裂,自民黨內部還是存在很大的反對她的聲音。對於高市早苗來説,能否團結黨內是現在面臨的一個突出的挑戰。
高市早苗15日同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舉行會談(《朝日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目前日本在野黨中,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人氣最高。若想推舉他挑戰高市早苗,需要在野黨一致支持。那麼,在野三黨協商優勢在哪?最主要的障礙又是什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
現在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以及日本維新會間,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張上的差距比較大,彼此間缺乏基本互信。但是,立憲民主黨在自身力量明顯大於另外兩個黨的情況下,主動提出可以讓賢,不拘泥于讓自己的黨首野田佳彥作為首相候選人。
國民民主黨的政治立場在這三個黨之間屬於居中,其黨首玉木雄一郎個人的知名度和社會號召力比較強,因此,他成為三黨中相對容易得到認可的一個共同候選人。所以現在三黨是圍繞推舉玉木雄一郎展開了協商。
《海峽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目前來看,三黨能否最終達成一致的前景還很不明朗。最大的挑戰和障礙主要還是在於政策路線間存在很大分歧。立憲民主黨傾向於相對比較中左翼的、更加注重社會福利的政策,日本維新會則更加偏向於新自由主義的改革以及修憲強軍等議題。國民民主黨居於兩者之間,更加重視減稅和社保民生的議題。
現在三黨都擔心,即便推出統一的候選人,也可能因為各黨支持者和基本盤的衝突,以及最終誰來主導新政府的權力分配問題而出現矛盾。而這種缺乏共同政治基礎,僅僅是基於反對自民黨的合作往往是比較脆弱且短暫的。
日本共同社網站報道截圖
外媒分析認為,最後無論是高市早苗還是玉木雄一郎成為日本新首相,其政府都不夠穩定。
這一判斷是否成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
這個判斷是完全能夠成立的。無論誰上臺,新政府都將在一個缺乏穩定的執政基礎、黨派對立嚴重、朝野爭鬥激烈的政治環境中運作。
如果高市早苗當選首相,她領導政府的穩定性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國會中任何政策或者是預算案的通過,都將依賴於在野黨的態度,這就會受制於人,使得新政府的施政效率大大降低。高市早苗的右翼保守立場也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與在野黨在修憲防衛等核心議題上的對立,而她所繼承的安倍經濟學所主打的貨幣寬鬆和財政擴張的路線也面臨來自在野黨的抵制,所以她的施政必然是舉步維艱。
再看玉木雄一郎,即便他作為在野黨的統一候選人能夠當選首相,他所領導的政府的穩定性也堪憂,因為在野黨聯盟的合作基礎是非常脆弱的,彼此間缺乏牢固互信和政策一致性。他領導的國民民主黨議席很少,必須高度依賴立憲民主黨和日本維新會等其他黨派,一旦執政,這些黨派很可能在內閣職位的分配、關鍵政策制定上産生嚴重分歧,從而導致新政府陷入內耗狀態。
記者丨朱宛玲
編輯丨朱宛玲
簽審丨王昆鵬 李琳
監製丨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