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近日刊文稱,得益於改革提速、發展加快與成本降低,中國生物科技企業正迅猛崛起。
文章稱,今年以來,中國生物科技企業出海交易數量創下歷史新高。文章援引中國行業大數據服務提供商的統計數據稱,今年前八個月中國生物科技企業達成的海外授權交易已達93筆,交易總額近850億美元,交易總額有望連續第六年刷新歷史紀錄,這凸顯出相關行業正以驚人速度實現國際化轉型。業內人士表示,十年前,當時中國生物科技企業大多致力於仿製藥研發,而如今,所有大型國際生物科技企業都在中國積極尋求創新療法的合作機會。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文章認為,中國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為生物科技企業創造了更便利的融資與創新環境。這些政策紅利,疊加藥物研發與臨床試驗環節的相對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為行業注入強勁增長動力。
文章以江蘇一家生物科技企業為例分析稱,它的崛起之路正是中國從仿製海外藥物轉向自主研發這一戰略轉型的生動縮影。文章説,這家成立於1970年的企業,最初只是生産低成本消毒産品的小型企業。如今其研發管線已覆蓋減重療法、抗癌新藥及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等領域,成為國內産品佈局最多元化的企業之一。
文章進一步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説,該企業集多重優勢于一身,即:成熟的研發體系、多項全球授權合作、深耕中國市場的銷售能力、專業化管理體系以及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分析人士稱,如果你有一種新藥構想,在中國你能比在其他地方早一兩年獲得關於藥效的驗證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