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東盟智慧産業聯盟主席: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高品質發展新藍圖 期待“十五五”規劃築牢亞洲經濟穩定基礎
2025-10-28 16:56: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曉薇

  國際在線報道: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牽動了全世界的目光。“十四五”規劃即將勝利收官,下一個五年,中國將聚焦哪些發展領域及重點産業?中國的願景藍圖將為全球夥伴帶來哪些機遇?東盟智慧産業聯盟主席、馬來西亞專家陳志輝回顧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發展路徑時指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從速度導向到品質引領的深刻轉型。他認為,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的顯著特徵是從關注增長數據,轉向在創新驅動、綠色轉型與高品質發展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展望“十五五”,陳志輝對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滿懷信心,並認為東盟將在與中國的合作中迎來更多機遇。

東盟智慧産業聯盟主席:“十五五”規劃擘畫高品質發展藍圖 築牢亞洲經濟穩定支柱_fororder_圖片1

東盟智慧産業聯盟主席陳志輝(受訪者供圖)

  陳志輝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在科技自主創新領域實現了關鍵跨越,創新模式逐漸轉向“基礎研發與産業化應用並重”。他特別指出,在清潔能源、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與半導體設備等領域,中國已從過去的“追趕者”逐漸成長為“定義者”。與此同時,面對全球不確定性增加,中國展現出供應鏈産業鏈的強大韌性與體系思維。從5G、工業互聯網到碳中和技術,中國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為國內産業提供支撐,也為周邊國家創造了合作機遇。對東盟而言,近五年來中國的角色正由製造商轉向共創夥伴,中國的技術升級與市場需求不僅為東盟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參與空間,也讓雙邊人才、標準與創新合作更具互補性。總體而言,“十四五”的成功不只是中國的成功,更重塑了亞洲産業格局,讓更多國家能夠在同一張“創新網絡”中共同成長。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陳志輝對此尤為關注,他認為,中國號召“科技自立自強”絕非封閉自守,而是意味著要以更高水準的自信推進開放合作的能力;新質生産力則代表著一種能夠使經濟引擎持續自我更新的能力,它融合了創新思維、制度支撐與人才資源,旨在構建從科學研究到産業應用的完整創新生態。“在東盟看來,這將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契機。”陳志輝説。

  陳志輝強調,東盟與中國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中國在光伏、儲能及電動車全産業鏈等領域領先全球,而東盟則具備豐富的自然資源、多元的市場以及強大的區域連通性,這為雙方提供了豐富的合作機遇,可以由單純的供應鏈合作升級為“共建創新鏈”。

  展望“十五五”時期,陳志輝認為中國的經濟韌性將繼續成為亞洲穩定的支柱,他相信中國市場更強的活力、更大的內需、更完善的體系優勢將在未來五年集中展現。同時陳志輝坦言,全球地緣風險與産業調整等挑戰依然存在,但中國的制度靈活性與政策定力讓外界對其經濟前景保持信心。“中國的‘十五五’規劃不僅是國內發展的藍圖,也是一份推動亞洲協作的邀約。東盟若能以開放心態參與到中國發展進程中,將在新一輪全球變革中佔據更主動的位置。”(宮夢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