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閃評 | 美國減少東歐駐軍 歐洲“分離焦慮”犯了?
2025-10-30 22:15: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羅馬尼亞國防部當地時間10月29日發佈聲明稱,美國計劃削減其在歐洲東翼的駐軍人數,其中包括擬派駐羅馬尼亞的士兵。

  聲明表示,未來仍將有約1000名美軍士兵駐守羅馬尼亞。聲明認為,“美國的決定是停止其一個旅在歐洲的輪換部署,該旅兵力部署在多個北約國家”。

閃評 | 美國減少東歐駐軍  歐洲“分離焦慮”犯了?

  路透社報道截圖

  北約方面29日稱,已提前獲悉美國計劃減少在聯盟東翼部分軍力的部署,此舉屬正常“調整”。北約官員説:“即使經過此次調整,美國在歐洲的軍力部署規模仍將高於2022年前水準。”

  如何看待美國調整歐洲駐軍的決定?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美方撤軍 早有徵兆

  ◆其實此前美國方面也有過類似的表態,準備把它在歐洲的軍事部署進行調整。這個背景是在俄烏衝突發生之後,當時的美國拜登政府為了顯示所謂的對歐洲的安全保障,加大了美軍駐歐洲的規模和人數。出於反對拜登政府的基本立場,特朗普政府就有了進一步調整軍事力量部署的規劃。

  ◆而且近期美國方面還表示,準備減少對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援助。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美國方面正在服從它新的所謂的“全球戰略目標”,調整對歐洲的軍事力量部署,尤其是向朝著減少美軍人數的方向變化。

  ◆儘管美軍調動的數量相對有限,但顯然這個動向會引起北約歐洲成員國的擔心,尤其是在當前北約東翼和俄羅斯處於高度對峙的狀態下。

閃評 | 美國減少東歐駐軍  歐洲“分離焦慮”犯了?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羅馬尼亞國防部長莫斯泰亞努介紹,羅馬尼亞與美國的關係依然穩固,包括美軍在內的北約駐羅兵力約有3500人,規模“相當可觀”。

  北約方面和美國都在對美軍的此次“調整”進行淡化處理,但羅馬尼亞方面的一些分析人士和媒體稱,歐洲國家發出“團結信號”並考慮加強其“軍事存在”以進行補償非常重要。

  如何看待羅馬尼亞和歐洲一些國家的“焦慮”?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長期依賴 分離焦慮

  儘管近些年來歐洲方面在不斷地加強它的軍事力量,而且做出了大規模投資規劃。但顯然,短期內歐洲國家,尤其是處於北約東翼的國家仍然高度依賴美國提供的所謂“安全保障”。像羅馬尼亞,長期以來在軍事力量、武器裝備上都嚴重依賴美國,所以一旦美國方面出於它所謂“全球戰略目標”的考慮,要在歐洲尤其是北約東翼進行軍事調整時,這些歐洲國家的焦慮感是非常真實的

閃評 | 美國減少東歐駐軍  歐洲“分離焦慮”犯了?

  2025年6月13日,在羅馬尼亞東部軍事演習中的美國士兵。(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近一段時期以來,歐洲主動和被動“戰略自主”“防務自主”的話題時常被提起。歐洲“戰略和防務自主”的真正核心是什麼?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煎熬的歐洲 尷尬的自主

  ◆現在看上去美國是希望歐洲國家,無論是在北約框架內,還是在歐盟框架內承擔更多的對歐洲安全的責任。在此背景下,曾經一度沉寂的歐洲“戰略自主”的討論又重新出現,當前歐洲國家對“戰略自主”的討論,更多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正是由於美國對北約、對所謂跨大西洋關係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在美國看來,它需要更好地、合理地去利用歐洲這個工具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國家現在一方面想要通過自身能力建設、財政投入來增強軍事實力,但是短期內,尤其在俄烏衝突仍然延宕,而且有可能進一步升級的情況下,歐洲國家還很難擺脫對美國的安全依賴。

  ◆這樣一種煎熬的狀態,導致了歐洲的“戰略自主”目前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狀態。對歐洲來説,如果要真正實現“戰略自主”,首先就需要在戰略上,無論是外交還是軍事上,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尤其是對於俄烏衝突、對於未來和俄羅斯的關係,歐洲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整套戰略規劃和政策,只有真正建立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戰略自主”對於歐洲來説才真正有價值。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記者 | 樊夢

  簽審 | 王昆鵬 李琳

  監製 | 劉軼瑤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