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2025-10-30 20:55:07來源:經濟日報編輯:陸華宇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條原則之一,凸顯新形勢下將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的重要性、迫切性。實現高品質發展與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不僅是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的現實需要,更是推動經濟行穩致遠、服務國家戰略全局的根本保障。

  發展和安全猶如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相輔相成、互為條件,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一方面,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沒有高水準安全就沒有高品質發展。築牢治國安邦的根基、增強攻堅克難的底氣,發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

  現實的複雜挑戰,考驗著我們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眼下,我國經濟正處在“換擋轉軌”的關鍵期,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如果應對不及時,可能會傳導、疊加、演變為系統性問題。未來5年,各種不確定難預料風險因素將明顯增多,無論是應對外部輸入性風險,還是維護重點領域安全,都需要我們提升發展中固安全、安全中謀發展的本領,在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韌性中穿越險灘激流,牢牢掌握髮展主動。

  安全風險點,往往是發展堵點卡點;防範化解風險的過程,也是剷除發展障礙的過程。聚焦重點領域,四中全會對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作出系統部署。“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推進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和關鍵産業備份”“統籌推進房地産、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有序化解”……一系列任務緊扣關鍵問題,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統籌發展和安全需要“十個指頭彈鋼琴”的智慧。過度強調安全可能降低效率,忽視安全又容易産生系統性風險。提高統籌成效的關鍵,在於找到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與降低風險之間的動態平衡點。這就意味著,從頂層設計到政策落實,都要更加注重精準性、協調性;必須通盤考慮短期和中長期、局部和全局利益,堅決防止片面的發展觀。

  強化底線思維不可少。即便是在取得成績的時候,也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居安思危的憂患。要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隨時防範“灰犀牛”事件,確保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類責任無縫銜接、各條戰線密切協同。

  中國經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基礎穩、韌性強、潛能大的優勢,讓我們有能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前進路上,一以貫之抓好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辦好保障高水準安全這個“頭等大事”,把發展和安全統一起來,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保持戰略定力,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我們必將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經濟日報評論員)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