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胡曉薇):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不僅為“十五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擘畫藍圖,也為和平發展這一全球共同議題交上中國答卷。埃及工業與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沙姆·阿布·巴克爾·梅特沃利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正值全球不確定性上升之際,世界期待中國在“十五五”規劃期間為全球經濟發展持續注入穩定力量,更為全球治理與共同繁榮貢獻中國智慧。

埃及工業與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沙姆·阿布·巴克爾·梅特沃利
希沙姆表示,從“十四五”邁向“十五五”規劃階段,世界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格局調整與秩序重塑,“多極世界”已不再是一種理念或口號,而是成為國際社會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的普遍期待與現實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必須充分考慮相關變數,有效應對全球範圍內可預見的深刻挑戰與系統性變革。
細讀“十五五”規劃建議,希沙姆首先關注到,它提出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搶佔人工智能産業應用制高點。此外,他還看到,中國未來五年將力爭在清潔能源領域實現更多技術突破,向雙碳目標穩步邁進。他預計,“十五五”時期將迎來區域與國際間科技發展合作新機遇,“十五五”規劃或將幫助全球南方國家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實現經濟躍升。“中國的高品質增長將為全球市場注入穩定力量,特別是在原材料與基礎資源市場上,穩定的中國市場將有助於促進全球貿易平衡。”
希沙姆認為,“十五五”規劃建議生動體現了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性。正如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國正在走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希沙姆進對此高度贊同,他指出,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依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通過制定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實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與生態的全方位協調發展。中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其現代化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不僅意味著物質層面的進步,還涵蓋教育、文化、道德、生態與治理體系等多個層面的完善升級。
“中國的發展模式正在成為眾多發展中國家研究和借鑒的對象。”希沙姆認為,中國成功消除絕對貧困並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實踐,證明了獨立自主與繁榮進步可以並行不悖,這給其他國家帶來了信心。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企業的能力與信譽早已獲得發展中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廣泛認可,他們與中國在戰略層級開展合作的意願十分強烈。
希沙姆最後總結道,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對全球具有重要意義,它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創造新機遇,並邀請各國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中國不但是全球發展的參與者,更是全球治理新理念與新範式的積極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