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0月31日的一篇報道表示,得益於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在中國的大量普及,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往年汽油消耗量激增的情況不再出現。

路透社報道截圖
在這篇題為《電動汽車終結了中國節假日期間汽油使用量的通常激增現象》的文章中,作者援引一位車主駕駛電動汽車從四川自駕2000公里到北京的例子。這位車主表示,自己以前從來沒有駕駛電動汽車開過這麼遠的距離,但這次出行經歷讓他感到,現在開電動汽車長途旅行已經不是問題了。
文章説,今年前九個月,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佔中國新車總銷量的近一半。作者援引中國交通部的數據表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國共實現 6350 萬次汽車出行,其中有五分之一採用的是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
文章表示,電動汽車的普及得益於中國大力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截至9月底,中國已建成約1800萬個充電樁,同比增長54.5%。作為電動汽車使用量的間接指標,今年 “黃金周” 期間,充電站的日均用電量較 2024 年增長了 45.73%。
文章認為,充電裝置的不斷完善不僅讓電動汽車用戶受益,往年“黃金周”期間經常出現的汽油使用量激增的現象也得到了扭轉。由於電動汽車普及率不斷提高,中國的燃油消耗量正出現更廣泛的下降。報道援引中國某諮詢公司的數據稱,今年10月,中國的汽油需求量為1250萬噸,同比下降9%,遠未達到峰值水準。日均使用量也與9月持平。
文章稱,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的汽油消費量已于 2023 年達到峰值。報道援引中國石化企業研究部門的數據表示,預計2025 年中國汽油需求量較 2024 年將下降 4% 以上。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編譯:董晨嘯
簽審:賈延寧
監製: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