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全球媒體聚焦 | 歐洲學者強調 中歐綠色夥伴關係將捍衛全球利益和人類未來
2025-11-09 16:59:08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陸龍天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11月10日開始在巴西北部亞馬孫雨林地區的貝倫市舉行。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Project Syndicate)日前發表題為《中歐綠色協定的必要性》的評論文章。作者讓·皮薩尼-費裏是布魯塞爾布魯格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文章説,中歐在推動綠色轉型方面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這不僅體現在各自境內,也體現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隨著美國對全球氣候議程“發動戰爭”,世界上其他氣候領導者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深化關係。

null

  文章回顧,2021年時,歐洲渴望與美國重塑所謂“跨大西洋的團結”而選擇順從美國。但本屆美國政府治下,所謂的“跨大西洋的團結”再次成為了歐洲戰略上的脆弱。

  作者認為,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後,其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更廣泛氣候行動的負面動作,可能符合美國的短期利益和化石燃料團體的利益,但對地球來説將是一場災難——尤其是對那些最脆弱的發展中國家。當前美國政府的不可預測性和好戰性,讓歐洲有理由考慮其他選擇。

  文章認為,歐洲再也負擔不起戰略上的被動了。儘管歐洲經濟實力雄厚,但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舞台中,卻不是全球主導地位的競爭者。而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裏,歐洲確實有足夠的影響力來左右平衡。

  文章提出,中國和歐洲在推動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的氣候轉型方面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畢竟,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命運越來越依賴於發展中經濟體。為此,歐洲和中國之間的務實夥伴關係不僅有助於歐洲和中國,而且有助於當代和子孫後代。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滿足的條件首先是貿易摩擦不能成為絆腳石,其次要克服地緣政治的挑戰。

  文章強調,歐中雙方建立綠色、基於規則的夥伴關係,這並非是要與誰抗衡,而是為了捍衛全球利益和人類的未來。

null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編譯 | 楊瓊

  簽審 | 張晗

  監製 | 劉軼瑤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