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0日,烏克蘭方面確認,已正式收到美方提交的俄烏衝突和平計劃草案,烏美雙方將圍繞條款展開協作,烏總統澤連斯基預計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磋商核心要素。
該草案包含28點內容,基本符合俄羅斯方面的所有訴求,部分內容包括:
俄羅斯、烏克蘭和歐洲將締結一項全面的互不侵犯條約;
烏克蘭將目前未控制的烏克蘭東部部分地區割讓給莫斯科;
烏克蘭需同意在其憲法中寫入不加入北約的條款;
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規模將被限制在60萬人以內;
任何外國軍隊都不得駐紮在烏克蘭領土上;
作為回報,烏克蘭將得到“可靠的安全保證”;
烏克蘭在協議達成100天內舉行選舉;
俄羅斯將重返八國集團,對俄制裁將分階段逐步解除等。
歐盟稱對這份和平計劃草案事先不知情。法國外長巴羅説“和平不是投降”。
美國提出的和平計劃草案,烏克蘭能否全盤接受?
歐盟多國外長表示抵制美方提出的新計劃有用嗎?
《閃評》邀請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帶來解讀。
觀點速覽
美國與俄羅斯之前進行了數月外交溝通,達成這份俄烏衝突和平計劃草案。
澤連斯基目前對這份草案態度模糊:一方面是不想再與美國政府鬧翻而失去美方的支持和援助;另一方面,烏政府目前面臨巨大內部政治壓力 。
歐盟在解決俄烏衝突問題上被邊緣化,特朗普提出的和平計劃草案與歐洲立場和利益相悖。然而,歐盟手中籌碼有限,內部還有不同聲音,即便反對也辦法不多 。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記者 | 魏宇晨
後期 | 汲 洋
簽審 | 龔 晨
監製 |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