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郡縣治,天下安。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微觀基礎和“毛細血管”。近年來,全國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産業,壯大縣域經濟,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寫照。2025年7月起,國際在線策劃推出“Oh My County!不可‘縣’量”系列融媒體報道,感受縣域經濟“小塊頭”中蘊藏的中國經濟“大能量”。
初冬時節,湖南衡山縣的深山蒼翠才逐漸褪去,萬山紅遍遲遲登場。
而在深山之中,一重甜蜜卻提前醞釀。
“這個橘子不得了,這個橘子好。”距離永和鄉龍鳳村沃柑的批量上市尚有月余,這份提前醞釀的酸甜滋味,已讓龍鳳村沃柑基地負責人劉冬洋沉醉其中。
春江水暖鴨先知。沃柑的甜蜜能落戶龍鳳村,在於村裏最先感知到沃柑産業“暖意”的“領頭雁”——劉冬洋。
2015年,在外深耕水果貿易多年的他,敏銳地捕捉到沃柑的市場潛力,毅然歸鄉,流轉了1100多畝土地種植沃柑。
一枚沃柑,見證著劉冬洋從“水果商”到“新農人”的甜蜜轉型,更讓龍鳳村成功躋身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行列。
龍鳳村的“沃”野千畝,得益於衡山縣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種植水果之舉。
作為湖南省首批“家庭小水果縣”,水果産業是衡山縣六大重點農業産業之一,全縣半數鄉鎮將水果作為核心産業重點發展。目前,衡山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9.2萬畝,年産值突破4.95億元,“四季果香”成為衡山農業的鮮明標識。
為延伸這一份甜蜜,衡山縣立足堅實産業基礎,深化農文旅融合,做優“水果+”文章。自2015年起,當地每年舉辦多場水果採摘節和特色展銷會,結合皮影戲、岳北山歌、龍舟競渡和衡山花鼓燈等本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同時,衡山縣創新推出水果採摘地圖、共享農場等互動體驗項目,讓蓬勃發展的“採摘經濟”成為聯結水果産業與鄉村旅遊的強勁紐帶,年均吸引遊客超百萬人次。(文 李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