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經濟信心説丨“全運”收官 粵港澳“融合”下一程
2025-11-22 13:24: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婁珂馨

  太可愛了!第十五屆全運會閉幕式上,一群裝扮成澳門蛋撻的深圳小學生萌翻全場。這場被觀眾稱讚“瞬間治愈疲憊”“甜度超標”的創意表演,用極具感染力的形式濃縮了大灣區文化共生理念,成為全運會閉幕式上“甜蜜破圈”的經典時刻。這屆全運會,不僅有激情澎湃的競技,還有像吉祥物“大灣雞”和“蛋撻娃娃”這樣的出圈記憶,體育激情碰撞文化魅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持續深度融合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

  本屆全運會期間,大灣區以賽事為橋,推動三地規則銜接、通關便利、設施聯通等水準不斷提高。當初,十五運會籌辦之際,外界最大的擔憂是“三種法律、三種貨幣、三種通關”如何裝進一場運動會?短短三年,這屆盛會用一處處生動的細節向我們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的“三向奔赴”: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跨越粵港澳三地、馬拉松比賽橫跨深圳、香港,運動員們多次穿越口岸,卻無需1秒停頓;24小時智慧辦證、“全國通辦”等服務,讓持票觀眾也能實現“一證在手,説走就走”;馬術項目深港合作,香港賽馬會組建跨境獸醫團隊,並首次在全運會中實行跨境臨時執業制度;跨境支付通等移動支付方式,讓觀眾實現“一城生活、多城消費”……本屆全運會精彩賽事的“小聯通”正是灣區“大聯通”的一個縮影。

  賽事的精彩聯通讓人眼前一亮,更“靚”的還有粵港澳三地人民的情感交融。此前,在十五運會群眾比賽龍舟項目上,粵港澳聯隊在賽場合力奮楫爭流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此次在佛山的全運會舞龍舞獅決賽上,粵港澳聯隊默契配合,成功斬獲十五運舞龍舞獅項目首枚金牌的佳績,同樣令人難忘。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舞龍舞獅項目粵港澳聯隊教練梁廣焯表示:“粵港澳聯合組隊參賽,也是一種榮幸與驕傲。”從龍舟到舞獅,嶺南兒女文化同源、人緣相親、語言相通、民俗相近,此刻有了鮮活的具象表達。

  有競技,有溫情,更有融合向新的動力。十五運會留給粵港澳最寶貴的遺産,正是那熊熊燃燒的“全運精神”如何轉化為推動深度融合的“灣區能量”。賽事期間展現出的協作意識、共贏理念和共同榮譽感,是三地走向更深層次融合的基礎。當香港青年為廣東選手的精彩表現歡呼,當澳門市民為承辦賽事感到自豪,當“朝飲深圳茶,午嘗橫琴蠔,夜臨維港灣”成為生活常態,當醒獅騰躍、英歌舞騰挪、龍舟競渡、咏春拳開闔激蕩起精神共鳴……一種超越地域的“灣區人”身份認同正在悄然形成,而這一簇“同心之火”,正照亮著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道路,激勵著“灣區人”在這片同心同行的熱土上奮進。

  站在後全運時代的新起點,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之路面臨著更高層次的要求。未來的融合,將超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初級階段,邁向科技創新、産業協同、民生共享的“深水區”。如何讓三地的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如何構建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如何讓大灣區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享受同城化待遇,這些都是擺在面前的現實課題。全運會期間的成功合作經驗,為破解更深層次的融合難題提供了寶貴借鑒。

  十五運會的閉幕不是“終點撞線”,而是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的號召。當制度介面被打通、産業鏈條被重鑄,當粵港澳三地的智慧與力量在融合中迸發出乘數效應,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世界級城市群的崛起,更是一個國家在新時代探索區域協調發展、踐行高品質發展道路的生動寫照。賽事圓滿收官,這場融合發展的“大灣區交響”,正迎來最具想像力的章節。

  (文丨譚錚)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