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辦”“聚焦全球南方議題”“呼籲團結應對挑戰”……當地時間23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二十次峰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閉幕。會議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講話中強調,以團結協作應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分歧矛盾和治理困局。值得一提的是,峰會開幕當日就通過了聯合宣言,創造了G20峰會歷史上的首次,彰顯了各方加強團結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決心。
二十國集團機制誕生於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之時。經過20多年發展,G20已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各种經貿限制和對立對抗增多。今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議,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了中國方案。人們期待,G20能夠帶頭踐行多邊主義、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而本次峰會走入非洲大陸,不僅承載著全球南方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共同願望,也為G20發展和全球治理留下了鮮明的“非洲印記”。
一直以來,團結合作是人類發展的關鍵,也是二十國集團的初心。在2022年G20巴厘島峰會上,習主席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沒有出路;在2024年G20里約熱內盧峰會上,習主席提出推動各國共同發展的重大主張,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路線圖”。如今,當G20走入非洲、當全球南方更多地參與全球治理,如何開創G20發展新局面、共促全球經濟增長?
推動各方重回團結協作的正軌;積極尋找利益最大公約數;以團結凝聚力量、靠協作破解難題;努力提升世界各國人民福祉……在本次G20峰會上,中方提出了多項務實舉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金磚暨G20中心主任徐飛彪與《國際銳評》分享説,中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並就能源、糧食、人工智能等國際社會尤其是全球南方關注的話題作出一攬子承諾,為動蕩世界注入了寶貴的確定性;這充分説明中國在以實際行動引領全球經濟治理。
作為G20重要成員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一貫主張傾聽非洲聲音、重視非洲關切、支持非洲行動。繼2016年杭州峰會提出《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後,中方今年回顧總結了落實倡議的行動和成效、梳理形成“中國行動”,進一步支持非洲工業化建設。而支持減緩發展中國家債務、同南非共同提出《支持非洲現代化合作倡議》、將設立全球發展學院等舉措,將切實增強非洲國家自主發展能力,為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要實現“真發展”,須先破解“真難題”。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化、能源、糧食等多重挑戰,中方提出三點應對建議,包括加強生態環保合作,提升發展韌性;加強綠色能源合作,推進公正轉型;加強糧食安全合作,保障穩定供應等。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全球南方尤其是中低收入國家面臨的迫切問題。“體現擔當,抓緊行動”“促進相關技術、産品的自由流通應用”“為抗擊饑餓與貧困作出新貢獻”……這些表述無不體現出中方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發展的責任使命。
要實現共同發展,還要突破治理困局。當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明顯滯後,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另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推進,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也可能形成新的不平等和發展鴻溝。
這次中方強調,二十國集團應當帶頭堅持多邊主義,加快推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貿組織等機構改革。這將有助於提升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構建更加公平開放的國際經貿秩序。中方還提出,推進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與有效治理、促進關鍵礦産的互惠合作與和平利用、強化對全球南方的發展賦能與民生支持。這些舉措將完善相關領域治理規則、更好地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使全球化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每一個人。
當今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描繪了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新藍圖,也展示了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美好願景。隨著中國式現代化深入推進,隨著全球治理倡議落地走實,中國將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一道,為G20發展和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更多“南方力量”。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