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全球媒體聚焦 | 英媒剖析:中國如何贏得城市“降噪戰”?
2025-11-25 07:37: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刊發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城市正在經歷一場“靜音革命”——隨著電動汽車普及和系列降噪措施落地,北京等大城市的噪音污染顯著改善。

1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作者以親身體驗為切入點,分享了她對北京城市環境的觀察。作者説,在搬到北京幾個月後,她意識到自己睡得比多年來都要好。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城市環境中,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

  作者説,在她居住過的各個城市中,早已習慣了清晨被汽油或柴油車輛的轟鳴聲吵醒。但是北京不同。自2016年她首次訪問北京以來,這裡和許多中國其他城市一樣,街道似乎明顯變得更安靜了。

  作者分析,這十年間最大的變化是電動汽車的崛起。電動汽車在城市規定的低速下行駛時,噪音水準更低。研究表明,電動汽車駕駛員也傾向於更平穩地加速和剎車,心理學家將這種差異歸因于更安靜的車廂帶來的平靜氛圍。這引發了一個思考:作為世界上電動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是否正在展示一個噪音污染最終得到解決的未來?

2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援引中國生態環境部發佈了一份關於噪音污染的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的噪音污染情況正在穩步改善。2024年,全國城市聲環境功能區晝間達標率為95.8%,夜間達標率為88.2%。具體到道路噪音污染,晝間達標率從2016年的92.6%上升到99.4%,夜間達標率從50.5%上升到76.3%。

3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稱,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建築工地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已經減弱。城市規劃者一直在默默努力降低噪音。去年,中國鋪設了3200萬平方米的降噪路面,安裝了83.3萬米的隔音屏障。地方政府設立禁止鳴笛區,禁止重型卡車進入市中心,並在公園內安裝噪音監測裝置,提醒人們注意過於喧鬧的活動。

  文章注意到,針對一些與“社交活動”有關的噪音——喊叫、音樂和鄰居的嘈雜聲,中國也在採取行動。比如,江西省開展了針對KTV等娛樂場所的噪音污染聯合執法行動,減少噪聲擾民。

  作者在文章最後感慨,那些為應對城市噪音而精心蒐羅的專業耳塞,如今雖仍是旅途必備,但在北京的家中,它們卻已長久地“退居二線”,安靜地躺在抽屜深處。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編譯 | 李琳

  簽審 | 王昆鵬

  監製 | 蔡耀遠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