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雨晴):近段時間,美國以“緝毒”為由,在委內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軍艦,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路透社援引數名匿名美國官員的話報道稱,美國已準備好于近日對委內瑞拉發起“下一階段行動”。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所長孫岩峰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背後折射出更具強制性、更具排他性的“新門羅主義”正在加速回潮,美國試圖以威懾脅迫手段重塑拉美地區戰略格局,甚至推動政權更迭,引發區域安全震蕩。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在南加勒比海加大軍事部署意欲何為?
孫岩峰表示,從目前跡象看,美國近期在南加勒比海史無前例大規模軍事部署主要出於三重目的。
首先,實際上是要推翻馬杜羅政權,這種意圖愈發明顯。馬杜羅政府代表拉美左翼力量,被美國視為西半球霸權佈局中的“眼中釘”。美國借“緝毒”之名施壓,同時利用拉美地區內部團結度下降及美國國內對移民和毒品問題的強烈民意,將軍事部署作為推動政權更迭的外部工具。
其次,借軍事手段震懾拉美國家。美國長期將拉美視為戰略“後院”。特朗普時期的國家安全戰略強調“全球收縮、區域鞏固”,進一步突出西半球的重要性。美國通過軍事威懾手段,迫使拉美國家在戰略上向其靠攏、配合其外交節奏。
第三,借對外強硬行動轉移國內矛盾。特朗普推行的激進政策導致美國國內兩黨、聯邦與地方矛盾持續累積。在此背景下,通過在拉美展示強硬姿態並以“緝毒”為名加強軍事行動,有助於其在國內輿論中塑造“強人形象”,並在移民、毒品等議題上獲得政治優勢。
“新門羅主義”悄然登場
孫岩峰指出,當前美國在拉美地區的行為,正呈現出明顯的“新門羅主義”特徵。美國長期將拉美視作戰略“後院”,強調“美國人的美洲”,“門羅主義”的核心從未真正消失,美國對拉美的干涉與控制也從未中斷。
他分析稱,“新門羅主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以軍事與安全施壓拉美國家。美國動輒以“緝毒”“移民安全”為由,使用軍事威脅手段迫使地區國家服從美國的戰略安排。
二是以關稅等經濟工具推動對拉美國家“脫鉤”。特朗普政府試圖將部分拉美國家排除出美國主導的供應鏈體系,強化美國在地區經濟格局中的主導權。
三是圍繞關鍵通道與戰略資源加大控制力度。美國高度關注拉美的關鍵礦産、重要航道與戰略資源,意圖確保這些資源只為美國服務,例如對巴拿馬運河以及拉美稀土等關鍵資源的覬覦。
四是強力遏制拉美與域外大國深化合作。在拉美國家尋求與中國、俄羅斯及中東國家擴大經貿往來之際,美國表現出明顯的排斥態度,試圖阻斷拉美與域外力量的正常合作。
孫岩峰強調,綜合上述動向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正推動一種更具排他性、更具強制性的“新門羅主義”,這一模式正在區域內重新顯現。
美將“太陽集團”列為“外國恐怖組織”?專家:實屬荒唐
據美聯社報道,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近日前往加勒比海地區視察在當地的美軍。另據央視新聞報道,11月24日,美國將所謂的委內瑞拉販毒集團“太陽集團”列為“外國恐怖組織”。委內瑞拉外長希爾當天稍早則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政府公報説,美方指稱的所謂“太陽集團”組織並不存在,委方譴責美方利用“不存在的恐怖組織”對委進行抹黑污衊。

美聯社報道截圖
孫岩峰表示,美國單方面將其他國家的“組織”認定為國際恐怖組織,本身就相當荒唐。從多方證據來看,委內瑞拉既不是美國毒品的主要來源國,而所謂的“太陽集團”則完全是美國單方面的指控,美國方面至今未能拿出任何具有説服力的證據。
值得關注的是,自今年9月初以來,美軍在加勒比海和東太平洋以“緝毒”為由,擊沉了超過20艘其所謂的“販毒船”,造成80余人死亡。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這些事件與委內瑞拉存在關聯,更無法證實委政府與向美國走私毒品有直接關係。
孫岩峰指出,在缺乏事實基礎的情況下,美國仍以“緝毒”為藉口採取軍事行動,這種做法不僅罔顧基本事實,更構成對國際法的公然破壞。
委內瑞拉作何反應?
當地時間22日晚,馬杜羅在國家電視臺的節目中説,美國對委內瑞拉的指控和威脅只是“老調重彈”,美國軍事部署意在顛覆委內瑞拉政權,他已下令全國保持警戒狀態。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圖源:東方IC)
孫岩峰表示,馬杜羅政府當前面臨的外部壓力或將超過2019年特朗普政府首次對委內瑞拉實施強力制裁時的程度。然而,與此同時,委內瑞拉方面也在積極提升自身防禦和應對能力。
一方面,委政府啟動了大規模國內動員。除軍方進入緊急狀態外,全國動員水準已接近“最高點”。另一方面,委內瑞拉近年來持續強化軍事裝備,從俄羅斯引入雷達系統、S-300防空導彈以及多型防空武器,以應對可能的外部軍事威脅,其整體防禦能力不容低估。
在經濟層面,委內瑞拉也在努力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積極推進農業、礦産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發展,提高經濟自給能力。這些因素都使其在面對美國壓力時比過去具備更強的韌性。
孫岩峰指出,委內瑞拉政府已在聯合國及國際媒體上公開抗議美國罔顧國際法、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為,並借助媒體、全球南方等平臺揭露美國以軍事威脅干預他國內政的本質。
美國的行動在地區內外也遭到越來越多反對。加拿大、英國不願參與其在加勒比海的情報合作,厄瓜多爾、多米尼加等國爆發反對美國軍事介入的抗議或公投。多個拉美國家擔憂,美國此舉可能開創危險先例。如果美國今後繼續以“緝毒”或國內法為藉口罔顧國際法,將令地區甚至全球重新滑向“弱肉強食”的叢林邏輯,對國際秩序構成巨大威脅和挑戰。
美國強權單邊主義政策或衝擊地區秩序 拉美國家保持警惕
孫岩峰指出,當前局勢正深刻影響拉美地區的安全格局。一方面,拉美本就面臨嚴峻的治安挑戰,包括跨境有組織犯罪蔓延、社會暴力頻發,治安問題已成為拉美關切的重點。然而,美國以武力威脅迫使各國在安全政策上選邊站隊,其強權單邊主義政策可能衝擊地區秩序。
孫岩峰表示,美國以是否支持委內瑞拉為準繩劃分陣營,粗暴分化地區國家,使得拉美國家本身的團結遭到了巨大掣肘。其次,美國通過軍事威脅施壓,使拉美部分國家在巨大壓力下被迫做出讓步,進一步加劇了美拉關係的複雜性。歷史上,美國多次干預拉美內部事務,甚至直接或間接推動政權更迭,使得拉美國家對美國“又恨又怕”以及“難以信任”。如今美國再度推行“新門羅主義”,將使這種心理裂痕進一步擴大,表面上某些國家或許不得不追隨美國,但在戰略傾向與情感認同上卻愈發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