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武馬鋼公司智園煉鐵智控中心工作人員遠程遙控生産中的各個環節。攝 李博
從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建起號稱“江南一枝花”的馬鋼,到銅陵有色建成新中國第一座銅礦、第一座銅冶煉廠;從改革開放初期家電産業的蓬勃興起,到上世紀90年代奇瑞汽車一鳴驚人,成為民族工業的驕傲;從新型顯示、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産業異軍突起,到量子通信等未來産業嶄露鋒芒……數十載風雨兼程,數十載滄桑巨變,安徽工業于一窮二白中起步,一路砥礪前行、與時俱進,書寫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蝶變”的精彩華章。
回首新中國成立初期,安徽工業的家底極其薄弱。鋼鐵工業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在長江之濱,來自四面八方的建設者們結棚為營、風餐露宿,以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建設馬鋼,于1953年9月16日煉出華東地區第一爐鐵水,一段重工業的傳奇由此開啟。也是在這一時期,新中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銅礦銅官山銅礦正式出礦,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投産,新中國第一爐銅水在這裡出爐,翻開了新中國銅工業史的嶄新一頁。以銅陵有色和馬鋼為代表的“銅墻鐵壁”,標誌著安徽工業的興起。一個有著眾多人口、長期處於農業社會的省份,開始大踏步邁向工業化。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從1949年到1957年間,安徽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建立國營企業、扶助私營工商業等多項重大措施,經濟社會面貌天翻地覆。1952年工業總産值6.5億元,比1949年增長86.9%。1953年至1957年,安徽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興建了第一紡織印染廠、安徽造紙廠、蚌埠玻璃廠、合肥無線電廠等一批工業企業,重點發展了電力、煤炭、冶金、機械工業和一些主要的民用輕工業。1957年,工業總産值15.01億元,較1953年的7.34億元增長110%。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不會一帆風順。1958年至1978年間,由於歷史原因,安徽經濟進入了曲折發展階段。儘管遭遇困難波折,這段時期裏,兩淮煤礦的開發讓安徽成為“華東動力之鄉”,安慶石化等重點企業也在曲折中發展起來。
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江淮大地的澎湃活力,安徽工業發展邁入了新階段。以“傻子瓜子”為代表的個私經濟、以中鼎為代表的鄉鎮企業等蓬勃興起,肥西桃花工業園成為全省第一個縣級工業園,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成為全省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也隨著“利改稅”、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等改革的推進而釋放出新活力。
家電産業和汽車産業分別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興起,成為安徽工業的重要支柱。1994年,安徽冰箱、洗衣機、空調産量分別居全國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輕工大省”享譽全國。實施“951”工程,大力培育汽車産業,奇瑞、江淮成為國産自主品牌汽車的代表,安徽成為全國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車産業基地。
進入21世紀,我省相繼實施縣域經濟、輕工大省、工業強省、製造強省等重大戰略,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動力、主引擎作用日益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狠抓技術改造、智慧製造、專精特新、安徽精品、工業設計、民營經濟、工業互聯網、節能環保“五個一百”等一批特色工作,工業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優勢産業特色鮮明。全省千億行業達14個、百億企業50家、千億企業5家,海螺集團、銅陵有色連續三年入圍“世界500強”。2021年,汽車年産量突破150萬輛、出口量佔全國近1/5,新能源汽車年産量突破25萬輛、居全國第四位;家電“四大件”年産量9619萬台,居全國第二位;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收突破5000億元,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第一動力。新型顯示實現“從沙子到整機”全産業鏈佈局,積體電路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生産力佈局,智慧語音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中國聲谷”2021年實現營收1378億元、入園企業1423家。
優質企業梯次成長。按照“雙創→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成長路徑,近年來全省每年新增市場主體30萬家、規上工業企業2000家。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218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9戶、居全國第八位,重點“小巨人”企業91戶、居全國第六位。
創新對工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不斷增強。我省實施製造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落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95家,居全國第六位。培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48家,成功創建智慧語音、玻璃新材料兩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聚焦工業“四基”薄弱環節和“卡脖子”關鍵領域,2021年8項製造業“揭榜挂帥”攻關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工業互聯網正在帶來工業組織模式的深刻變革。我省制定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和專項支持政策,已建成行業型、區域型和專業型平臺130個,其中工信部重點平臺30個。成功上線羚羊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已集聚企業近5.7萬家、科研人員近3000人、高校院所145家。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數十年來,安徽工業在歷史的年輪上刻下了深刻印記,走過了一路向上的閃光軌跡。面向未來,安徽工業必將繼續乘風破浪,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開拓新境界、闖出新天地。(安徽日報 記者 汪國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