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慶:延續好政策 幫扶不減弱 有效銜接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2022-06-16 10:03:28來源:安慶日報編輯:查宛昕責編:趙瀅溪

  全面開展防貧監測,實行“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確保邊緣易致貧人口“動態清零”;全面加強扶貧資産管理,牢牢抓住産業發展的“牛鼻子”,實現“村村有項目、戶戶有産業、人人能就業”;推深做實各類幫扶措施,實現幫扶活水精準滴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安慶市堅決守住防貧底線,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方針,選準模式、建好機制,以奮進姿態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書寫新時代新篇章。

  精準摸排邊緣易致貧人口

  走路不濕鞋、做飯不用柴,吃水不用抬、污水不亂排……仲夏的岳西縣白帽鎮土橋村,小麥油菜已收割,村民們正忙著種植單季稻,村莊內青山綠水、白墻紅瓦,處處呈現生機勃勃、安樂祥和的景象。然而時間回溯至上世紀90年代,情況並非如此。

  “土橋是口鍋,出門便爬坡;一河分幾片,人心各是各;手裏缺錢花,缸裏米不多;姑娘往外嫁,小夥愁老婆。”當年村內流傳的民謠,講述著村裏過去的“難”。

  “行路難、灌溉難、日子難……難字在我們土橋人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記。”村黨總支書記孟剛説,得益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土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鳳芹是該村太平組村民,因為丈夫患重病,防貧監測過程中,她家成了村裏的監測對象。“鎮村兩級幹部,為我兒子媳婦介紹了工作,把我介紹到村企打工,幫我家申請了産業發展資金、教育補助資金和大病醫保等,還有專人對我家進行定點幫扶。”劉鳳芹説,得益於精準幫扶,如今她家苦盡甘來,日子過得很平穩。

  不僅是岳西,為了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安慶市全面開展防貧監測,實行村級自查、鄉級復查、縣級核查、市級督查,精準摸排所有農戶,對排查出的監測對象實行“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確保邊緣易致貧人口“動態清零”。

  抓住産業發展的“牛鼻子”

  6月7日,望江縣太慈鎮紅廟村創潤生態農業公司基地內,工人們在緊張忙碌。他們分揀的蔬菜,除了定點給國內餐飲行業巨頭供貨,還銷往全國各地。創潤農業公司項目是該鎮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項目,建有種植基地、分揀中心、冷凍中心等,帶動全縣4個鄉鎮的蔬菜産業發展,促進地方勞動力年就業10000余人次,年發放勞務工資1370余萬元。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不漏一戶困難群眾,更需要産業發展久久為攻。近年來,安慶市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全力發展鄉村産業,做好項目庫謀劃,加大資金項目調度力度,每月調度通報項目開工完工、資金支出進度以及系統信息錄入情況,做到計劃早批復、項目早開工、資金早撥付。組織縣際之間開展項目資金“互學互查互幫”活動,提升資金項目資産全過程績效管理水準;加強扶貧資産監督管理,重點關注扶貧項目資産運行管護和經營性資産收益分配,確保扶貧資産持續發揮效益、收益及時按照程式分配。

  今年以來,安慶市共安排各級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1656個,涉及資金15.4億元。其中,9.35億元明確支持741個村級産業項目,助力地方特色産業發展,打造“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創業鏈、經濟圈。産業發展創造了充裕的就業崗位。截至5月底,安慶市脫貧人口勞動力實現就業33.39萬人,561家龍頭企業和192個就業幫扶車間共帶動脫貧勞動力就業9718人。同時安慶市還結合各鎮村實際,開發公益性崗位1.61萬個,保障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兜底就業。

  全面深化幫扶聚力行動

  定點幫扶,有安慶市委政研室、宜秀區委辦、宜秀區開發區管委會三家單位;駐村幫扶,有工作隊;企業幫扶,有兩家企業鼎力支持;幹部幫扶,則包保了全村50戶脫貧戶……得益於各類幫扶,2017年出列的鹿山村,有了“帶不走”的産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常年保持在120萬元以上。

  “各類幫扶,為村子的産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6月8日,宜秀區楊橋鎮鹿山村黨總支書記程浩説。

  扶上馬,更要送一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安慶市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繼續強化各類幫扶措施,以提升幫扶實效為目標,全面深化幫扶聚力行動。推深做實駐村幫扶、定點幫扶、社會幫扶、幹部幫扶,強化縣域結對幫扶,抓好産業幫扶綜合體,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打出了一套幫扶工作“組合拳”。

  不僅要幫助發展産業,更要幫扶發展“智力”。安慶市動員高校、科研院所、基層農技推廣部門和企業,參與科技特派員備案工作,選認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528人,支持科技特派員攜技術、項目、資金領辦創辦經濟實體。截至5月底,建成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4個,新型研發、創業機構10個。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根本。安慶市整合各類資源、打造鄉土人才,建設全省首個鄉村振興學院,針對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等群體不同需求,構建多層次培訓體系,特聘18位鄉村振興專家,錄製線上課程30節,提升培訓品質。今年以來,全市已舉辦鄉村振興管理人員培訓班5期,開展農業機械、行銷物流等專項培訓30期,參訓人員超5000人次,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智力支持、人才支撐,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全媒體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陸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