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將於7月22日至24日在昆明舉辦,旅交會雲南執行委員會新聞宣傳組近日前往雲南省保山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採訪當地鄉村旅遊發展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和佤族村民生活的巨大變化。
司莫拉佤族村田園風光
“司莫拉”佤語為“幸福的地方”,這是一個有500多年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近年來,司莫拉積極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據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上半年,司莫拉遊客數量已經超過20萬人次。
在仲夏之際的清晨,採訪組走進司莫拉,四週綠樹成蔭,各色莊稼在田間地頭蓬勃生長,繪成司莫拉特色鄉村畫卷,遠山雲霧繚繞,村莊裏一步一景,處處彰顯著特色民族文化,村民悠閒安逸,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佤族村民跳舞
“圍繞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將‘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把産品變為商品,商品變為禮品,讓我們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騰衝市清水鄉黨委委員、副鄉長趙家清告訴記者,司莫拉佤族村鄉村旅遊主要圍繞著民俗風情、大地觀光、瓜果採摘而展開,旨在讓更多遊客來到司莫拉,體驗農村生活和佤山鄉愁。
據介紹,2017年司莫拉實現脫貧後,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助力村民增收。目前,司莫拉圍繞“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方式,將土地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把零星化、碎片化的種、養殖規模化,讓每戶村民都能參與到産業發展中來,真正實現了村民“一分土地三份收益”的致富效應,有效帶動了村民收入增長。
司莫拉佤族村村口文化石
趙家清還告訴記者,在發展鄉村旅遊之前,司莫拉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來源於外出務工,自從發展鄉村旅遊以來,前往外省務工的人數逐漸減少,許多人回鄉創業,在村裏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農家樂、民宿、小作坊、特色小吃等鄉村旅遊經濟形態讓村民吃上了香甜的“旅遊飯”。
此外,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司莫拉還依託當地生態環境優勢,通過文旅、農旅深度融合,對原有村莊面貌全面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將司莫拉中寨的7條巷道串聯,分別植入大米粑粑、佤族繪畫、佤族服飾等當地特色産品,形成一巷一特色,讓遊客充分感受司莫拉的民族文化。(文/圖 何雨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