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內蒙古烏梁素海:從保護一個湖到保護一個生態系統
2022-10-21 10:19:53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楊亞東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從保護一個湖到保護一個生態系統 ——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模式觀察

內蒙古烏梁素海:從保護一個湖到保護一個生態系統_fororder_1310670492_16662189335501n

  這是在烏梁素海拍攝的候鳥。資料照片

內蒙古烏梁素海:從保護一個湖到保護一個生態系統_fororder_1310670492_16662189861601n

  水生態改善,烏梁素海成鳥類天堂。資料照片

  葦草搖曳,湖水幽鳴,鳥兒歡唱,這裡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梁素海。

  這片水域面積293平方公里的內蒙古之“海”,是中國第八大淡水湖和黃河流域最大淡水湖,也是地球同一緯度上最大的濕地。它對維繫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保障黃河水質和度汛安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烏梁素海卻一度因湖區面積急劇減少、生態功能嚴重退化引起全社會關注。近年來,為“擦亮”這顆“塞外明珠”,當地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採取多項措施推進綜合治理。以中建一局為代表的生態修復建設者積極探索系統化、一體化生態修複路徑,吹響了全國最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生態修復“綠色實踐”的號角。

  如今,這顆“塞外明珠”正逐漸恢復昔日光彩,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塞外明珠”重煥光彩

  綠色映襯美好生活

  蘆花白,秋草黃,碧水藍天百鳥翱翔。

  乘小舟駛入烏梁素海,煙波浩渺,景色迷人,大批南遷候鳥把這裡當成“中轉站”。這些優雅又略帶高冷的“精靈”佔據了湖面,自由自在沐浴著秋光,或引吭高歌,或玩水嬉戲,給秋日的湖面增添靈動的氣息。

  環境好不好,候鳥先知道。“現在每年有約600萬隻鳥類遷徙經過烏梁素海或在此地繁殖。”烏梁素海生態保護中心副主任包巍説,這是烏梁素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最明顯的成效之一。

  烏梁素海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既是中國八大淡水湖之一、黃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濕地,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區極為少見的大型草原湖泊,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譽。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凈化區”,每年3億多立方米的河套灌區農田排水,經烏梁素海生物凈化後排入黃河,入黃水質直接影響黃河中下游的水生態安全;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的生物“種源庫”,湖區有各種鳥類265種,魚類20多種,許多動植物在此生存和繁衍,成為黃河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物種來源。

  然而,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自然補給水量減少,加之工農業排水等因素,湖內生態功能嚴重退化,水質曾一度惡化為劣五類,湖區面積大幅縮減。

  近年來,當地採取多項措施,對流域實施全流域、系統化綜合治理。目前,烏梁素海通過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水質總體好轉,穩定在Ⅴ類,局部區域優於Ⅴ類,水面面積穩定在293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重現“塞外明珠”美景。

  烏梁素海附近的51歲居民劉秀珍説:“以前湖水是褐色的,味道可難聞了,現在水清了,魚多了,鳥也多了,從未見過的鴻雁去年來湖裏過冬。前幾年烏梁素海周邊的環境太差,我想搬走。現在環境變好了,我把房子裝修了,打算在這裡養老。”

  記者了解到,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試點工程由中建一局承建。這項工程以建設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為中心,重點提升中國北方防沙帶生態功能,保障黃河中下游水生態安全,圍繞流域內沙漠、礦山、林草、農田、濕地、湖水等生態要素開展治理,分時間、分步驟、分區域實施生態修復項目。

  據介紹,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完工後,將使“北方防沙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每年可減少100萬立方米的黃沙流入黃河,使黃河中下游水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並推動流域內3.7萬人口增收。

  2021年,烏梁素海流域保護修復案例,入選國家自然資源部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聯合發佈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中國實踐典型案例》。今年10月1日,全國最大生態修復試點工程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項目正式進入整體驗收階段。

  創新“4233”模式

  “三重”修復治理生態

  烏梁素海流域西部是浩瀚的烏蘭布和沙漠,南部是奔流的黃河,東部是蔥鬱的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部是連綿的陰山山脈和遼闊的烏拉特草原,中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這些組成了一個山水林田湖草沙共融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為改變烏梁素海面貌,中建一局從過去單純的“治湖泊”轉變為系統的“治流域”,從保護一個湖到保護一個生態系統,一體化、系統化修復是烏梁素海生態綜合治理的邏輯起點。

  2018年起,當地統籌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聘請國內頂級專家參與編制全流域綜合治理規劃,以實施生態保護修複國家試點工程為契機,大力推進點源、面源、內源污染源頭治理以及綜合治理、系統治理。

  “生態修復包含沙漠治理、林草修復、礦山地質、堤路修築、農田面源和城鎮點源污染綜合治理等5種業態治理,包含9個子工程,工程難度、施工環境對我們均提出嚴峻挑戰。” 中建一局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項目總工程師梅曉麗説,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在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中排名首位,是全國最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試點工程,沙漠治理面積居全國同類工程之首,治理面積約1.47萬平方公里。

  中建一局圍繞“修山-保水-擴林-護草-調田-治湖-固沙”的系統路徑開展生態修復,創新性提出“4233”生態修復治理模式。即4步走標準化沙漠治理,林草修復2大神器,礦山3重治理,海堤整治3步施工。通過荒漠化治理穩固沙丘、林草修復改善區域土壤及氣候條件,鞏固治沙成果;通過修復礦山環境遏制地表水土流失,保證植被覆蓋度,減少區域土壤沙化;通過海堤治理還原水體生態,保證水體安全。

  梅曉麗介紹,各業態治理多措並舉、相輔相成,最終實現流域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修復黃河之腎,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截至目前,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已完成沙漠治理面積4.22萬畝,種植梭梭樹苗等苗木1500萬株;修復礦山面積70.635平方公里;修復林草3.3萬畝;完成海堤路修繕68.76公里。

  一體化、系統化修復守護“綠水青山”

  受訪的基層幹部群眾與專家學者表示,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關鍵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定不移走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之路,烏梁素海流域綜合治理給我國生態修復實踐帶來諸多啟示:

  啟示一:樹立生命共同體理念,構建大生態系統治理。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表示,烏梁素海流域系統治理,聯動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之間的聯繫,增強生態系統連通性,整體優化水污染治理、水源涵養、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牧産品供給等多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當前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的重要特色。從生態、生産、生活過程入手,以提升農産品品質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著力點,將烏梁素海流域建設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

  中建集團原總工程師、中國建築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毛志兵表示,烏梁素海項目團隊統籌治理1.47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系統推進多業態綜合治理,將山水林田湖草沙與人類之間的關係通過生態耦合的原理進行有效聯通,增加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提高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以此來實現生態系統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烏梁素海生態修復工程對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生態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我國乃至全球生態修復的本地化應用提供了示範和借鑒。

  啟示二:以生態修復助力鄉村振興,生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烏蘭布和沙漠周邊植被稀少,荒漠化嚴重,生態系統嚴重失衡,可耕地面積不斷縮小,當地村民、牧民缺少收入來源。在生態綜合治理過程中,中建一局設立一萬畝人工種植“扶貧示範林區”,累計為當地1200余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並教授村民沙漠種植和滴灌安裝操作技術,引導更多群眾運用學到的技術自主創益增收,徹底擺脫貧困。一名參與扶貧林種植的村民説:“以前只能看著漫天黃沙嘆氣,現在我們學會了沙漠種植技術,不僅收入多了,風沙也少了,家裏環境越來越好!”

  據了解,該工程子項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區被評為國家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並被自然資源部《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第一批)》列入全國唯一入選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項目。

  啟示三:基層幹部群眾環保意識提高為生態治理注入持久動力。

  烏梁素海流域生態治理的深入推進,既帶來了水質的提升,還提升了當地幹部群眾環保意識,這種思想觀念、生産生活方式的轉變,將為烏梁素海流域生態治理注入持久動力。

  守住青山,能換來“金山”。在這片熱土之上,綠色映底蘊,山湖見初心。(記者 李金紅 李雲平 巴彥淖爾報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