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雲南三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
2022-11-25 15:26: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科責編:趙瀅溪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名單進行公示。雲南共有3個案例擬入選,分別是“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以民間文化藝術促發展  譜寫鄉村振興華章”;“臨滄市鎮康縣:‘五個一批’推進‘阿數瑟’的傳承與發展”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彝族左腳舞成為了老百姓的舞蹈”。

雲南三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_fororder_1

彝族左腳舞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文化和旅遊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而設立的文化惠民項目。自1987年設立以來,在全國命名、培育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民間文化藝術品牌。截至目前,全國共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328個。

  2021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發佈通知,決定命名183個縣(市、區)、鄉鎮(街道)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雲南有7地入選,其中就包括普洱市瀾滄縣酒井鄉(拉祜族擺舞)、臨滄市鎮康縣(“阿數瑟”歌舞)、楚雄州牟定縣(彝族左腳舞)等。

  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圍繞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加強“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管理,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特色民間文化藝術品牌,推出若干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典型範例,使“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普洱市瀾滄縣酒井鄉:以民間文化藝術促發展  譜寫鄉村振興華章

  瀾滄縣酒井鄉動根村老達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牡帕密帕》和《拉祜族蘆笙舞》的保護傳承基地之一,是《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寨子內完整保留著拉祜族傳統的桿欄式民居,完整保留著拉祜族傳統竹編技藝、傳統手工編織技藝,隨處可見村民們手工紡線、手工織布、手工縫製衣物、挎包和各種竹編製品。

雲南三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_fororder_1

《牡帕密帕》歌舞表演 攝影 李劍鋒

  近年來,老達保立足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優勢,確立“文化賦能,振興鄉村”發展道路,將傳統民居、民間歌舞文化與鄉村旅遊、文創藝術相融合,依託拉祜族擺舞、拉祜族蘆笙舞、牡帕密帕等資源,不斷探索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

  老達保深挖資源打造“民間文化藝術”品牌,充分發揮村民能歌善舞優勢,2020年以傳統拉祜族擺舞為元素編創的《擺出一個春天》,榮獲第四屆雲南省群眾文化最高獎“彩雲獎”,在首屆雲南原創舞蹈展演活動中榮獲“最佳作品”獎,並且登上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

  臨滄市鎮康縣:“五個一批”推進“阿數瑟”的傳承與發展

  “阿數瑟”是一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代表性傳統音樂,在鎮康縣域內及緬甸果敢華人、泰國清邁塘窩等地廣泛流傳,是一種跨境文化。

雲南三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_fororder_3

阿數瑟”傳統音樂表演

  “阿數瑟”源於雲南少數民族先民的葫蘆笙打歌,表演時,一般由三弦、葫蘆笙、笛子伴奏,演奏者邊奏邊舞,其餘人跟隨其後,合著音樂載歌載舞,按逆時針繞圈打歌。打歌時,多以男女歌手以問答式即興演唱,眾人高聲齊唱收尾壓腳句“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這種一領眾合的演唱方式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阿數瑟。

  近年來,為了使“阿數瑟”傳統音樂得到更好的發展保護及傳承,結合臨滄市文化旅遊系統“五個一批”活動,鎮康縣努力挖掘具有濃郁邊疆特色和地域特點的邊地文化資源,以文化力塑造形象,擴大“阿數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3年,“阿數瑟”傳統音樂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21年,“阿數瑟”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阿數瑟”文化保護工作步入正軌,成為盛開在中緬邊境線上的藝術之花。

  楚雄州牟定縣:彝族左腳舞成為了老百姓的舞蹈

  彝族左腳舞主要流傳于楚雄州牟定縣,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彝族左腳舞深深地紮根于彝族人民生産生活之中,獨特的樂器製作技藝及服飾特色,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高超的工藝水準、審美價值和創造才能。

雲南三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_fororder_4

楚雄牟定彝族左腳舞

  彝族左腳舞彝語稱“咕遮”,古名“墮左腳”,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火耕火種生活和習俗中形成的以娛人、交往、健身為目的,以歌、舞、樂活動為內容,並包含了彝族人民對天、地、日、月、火、虎、原始、自然崇拜及諸多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性傳統舞種。

  不論是過節還是平時休閒,當地民眾會圍成一個個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歡跳左腳舞。隨著錚錚作響的弦音,和著高亢清脆的歌調,他們時而蹉腳閃腰,時而折步跌腳,時而甩腿對腳,時而擺手轉身,舞步整齊統一,舞姿輕盈健美。(文/圖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