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沿著黃河看甘肅】白銀靖遠:西北黃土高原也能“稻花香”
中國甘肅網記者 任磊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人的主食地圖裏,素來有“南米北面”的飲食傳統。在人們的意識裏,南方溫暖多雨環境中生長的水稻,似乎很難和乾旱缺水的西北聯繫起來。
地處黃土高原的靖遠縣,年平均降水量僅為235.5㎜,卻成為甘肅水稻種植的最大産區,水從何處來?
相對於隴南地區亞熱帶的氣候因素,靖遠的優勢是黃河橫穿而過,黃河在靖遠過境154公里,是在甘肅過境最長的縣份,奔騰不息的黃河水滿足了乾旱半乾旱地區水稻灌溉的“決定性”條件。
同時,黃河到了靖遠,流經寬闊的河谷地帶,多了幾分平靜與舒緩,沿河兩岸多是平整肥沃的土地,在河水的滋潤下澆灌出了西北的“魚米之鄉”。
靖遠早在明清時期,就在黃河谷地上修建了八條引黃灌溉渠道,成為靖遠農業的“命脈”。後來,在此基礎上對原有的渠道進行改造和擴建,形成了密集便捷的灌溉網絡。
靖遠縣1972年才開始引入水稻種植,得益於引黃灌溉,種植規模“後來居上”,成為甘肅省主要的水稻産區。其稻米色純味香、礦物質豐富、品質優良而遠近聞名,已有“稻米之鄉”的美譽。
靖遠所産的稻米除了就近供應蘭州、白銀等城市,其所形成的西北水鄉風光,也吸引了周圍遊客前來看稻海、聞稻香、品稻甜……“水稻+旅遊”“水稻+研學”,不用去遙遠的南方,在甘肅就可以在稻田風光之中,體驗水稻耕種,感受魚米之鄉。
同時,隨著水稻種植技術不斷改進,靖遠縣把優質稻米作為特色産業來抓,引進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及新機械,推廣富硒水稻,水稻單産效益提高的同時農戶收益不斷增加,水稻成為當地農戶致富的新法寶。
每年初秋,走進靖遠縣東灣鎮瓜園村,由彩色水稻“繪製”的稻田進入最佳觀賞期,“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如果此刻身臨其間,你一定會覺得五穀豐登是鄉村最美的風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