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靈臺:頭雁領飛牛産業 村民過上“牛日子”
李存堂給飼養的紅牛添加飼料
冬日的陽光下,在靈臺縣百里鎮冢子山家庭農場,負責人李存堂正忙著清掃牛棚、喂料。一頭頭體格健碩的平涼紅牛悠閒地咀嚼著草料,幾頭出生不久的小牛犢圍著母牛跑來跑去……“哞哞”聲此起彼伏,為冬日靜謐的山垣增添了無限活力與勃勃生機。
“這是去年進欄的基礎母牛,這是今年5月份産下的牛犢……”算著自己這本“養牛賬”,談起自己的“致富經”,李存堂笑得合不攏嘴,他已算是當地有名的養牛專業戶,對人又十分和善,鄰裡周圍的大小“牛”事都喜歡“麻煩”他。
“63歲再創業,是黨的政策和國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好政策幫助了我。”談到牛場的創辦歷程李存堂感慨頗深。2018年,李存堂從幹了30年的村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了下來,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和年輕時的軍旅生涯造就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毅力。在産業扶貧政策的號召下,他拿出自己多年積攢的20多萬元,通過銀行貸款和國家補助共投資280萬元建成雙面式暖棚牛舍2棟1430平方米,單面式隔離牛舍5間55平方米,青貯窖5座2000立方米,配套消毒室、飼草料房、牛晾場等基礎設施。
“最開始的兩年確實比較艱難,一度萌生了放棄的念頭。多虧鎮上領導出謀劃策、積極協調,引進了‘平涼紅牛’優質品種,才實現了扭虧為盈,有了今天的好局面。”李存堂説,在2020年8月,由於經驗不足、品種選育不優,加之市場不景氣,牛場僅剩17頭牛。經鎮村多方協調對養殖場進行了盤活利用,又引進了“平涼紅牛”35頭,同時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多年下來,他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無論是品種引進,還是病害防治工作全都是由他一人承包。
李存堂的牛棚
2021年3月,李存堂被列入靈臺縣鄉村振興“頭雁計劃”培養對象,靈臺縣委組織部協調確定1名縣畜牧獸醫中心技術人員對其進行“一對一”培養扶持,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現在農場牛存欄達到了73頭,實現盈利8萬多元。今年初,李存堂又被列入靈臺縣鄉村振興“領頭雁”人選,他所經營的家庭農場也被確定為“平涼紅牛”特色種質養殖示範點。
這些年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推廣和服務提升,李存堂的動力更足了。今年3月份,他將8萬元收益全部投入産業規模擴大中,引進“平涼紅牛”12頭,承包土地120畝專門用於飼草種植。至目前,他的農場牛存欄84頭、出欄23頭,實現收益11.2萬元。
李存堂積極探索養牛致富路,他的牛場也為當地群眾務工找到了出路,以前靠在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維持生計的村民都願意到他的養牛場裏工作,李存堂也從不吝嗇對於他人養牛技術的指導,為村民提供優質牛苗,村民每個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依靠養牛産業發起了“牛”財,日子也跟著“牛”了起來。
在以李存堂為代表的一大批“領頭雁”帶領下,牛産業已成為靈臺縣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現在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加入到養牛行列中,過上“牛日子”。今年以來,靈臺縣又制定出臺了“牛九條”扶持措施,深入實施“萬千百十”養牛計劃,發展千頭養牛重點村6個,新建、改造養牛場區21處,培育百頭以上新型經營主體13個,新增十頭以上養牛大戶159戶。完成肉牛凍配1.81萬頭,新增平涼紅牛5180頭,選育平涼紅牛育種群500頭。至目前,靈臺縣牛飼養量、存欄量、出欄量分別達到13.57萬頭、7.94萬頭、5.63萬頭,産值達到10.18億元。(通訊員 景潔 郭永超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