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蚌埠五河:“綠色沱湖”分外美
2022-12-29 13:46:2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冬日的沱湖,碧水如練。日前,蚌埠市五河縣沱湖冬捕拉開帷幕,辛苦了一年的漁民正加緊進行捕撈作業。“現在採用‘人放天養’的生態養殖模式,不但口袋鼓了起來,還保護了自然環境。”漁民李萬龍高興地説。

  “人放天養”是五河縣治理沱湖水環境的重要嘗試。2013年以來,該縣實施沱湖圍網整治工作,先後投入拆網補助資金約1.3億元,拆除圍網58.5萬米。“之後變小網箱高密度養殖為大規模生態放養,不再投放餌料,讓螃蟹自由覓食、自然生長。通過人工投放鯉、鯽、鲅等種苗的方式進行增殖,嚴格實施禁漁期制度,逐步恢復主要水生經濟動物種群資源。”五河縣農業農村局高級工程師劉紅説。

  湖面上消失的不僅僅是圍網,還有紅火一時的餐飲船。曾幾何時,站在沱湖岸邊,放眼望去,幾十家水上餐廳星羅棋佈,既遮住了沿湖美麗的風光,更是水污染的元兇之一。

  “14家漁船餐廳、28艘大船全都拆掉了。以前,餐飲船上産生的生活污水直接影響沱湖水質。現在好了,你看這岸邊多清爽。”五河縣生態環境分局局長郭衝力介紹,搞生態建設不能一拆了之,做完減法的同時,該縣還積極做好水生態修復的加法。“我們通過培育不同的水生動植物,讓湖泊恢復自身凈化能力,使水質達到河湖三類水標準。”

  在沱湖鄉大崗村東北側的臨湖棧道,有幾處清澈的池塘,這是水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示範項目的一部分。項目負責人淩偉介紹,這幾處池塘是三級凈化塘,岸上進入沱湖的水,得先從這幾個池塘繞行一遍。“通過內層生態圍隔網設置、湖濱帶清淤和水生植物種植等,構建湖濱緩衝帶,對外來污染源進行初期截留。”

  據介紹,大崗村東北側水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示範項目治理區域面積約60萬平方米,涵蓋環境營造、生態修復、附屬設施建設和近遠期生態調控四個部分。工程完工後,治理區域將與沱湖濕地公園連為一體,屆時將呈現出一片草豐水美的宜人景色。

  近年來,五河縣深入開展沱湖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工程,在截污控源、清河護岸、多級凈化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先後完成入沱湖馬拉溝前端水域生態修復項目、沱湖大崗村東北側水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示範項目(一期)、沱湖度假村拆除整治建設生態公園項目、沱湖餐飲船拆除整治建設項目等區域水環境治理項目,通過削減入湖污染物,改善沱湖生態環境。

  “搞環保不能單打獨鬥,我們與上游縣簽訂聯防聯控協議,對南沱河、北沱河和沱湖水質開展聯合監測,對周邊污染源進行聯合排查,共同治理污染。通過強化水質監測預警,目前已基本形成上游來水水質監測體系全覆蓋。”郭衝力説。 (文 年福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