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使鹿部落馴鹿飼養人覺樂的“荒野生存”
2023-01-17 10:53:03來源:新華網編輯:楊亞東責編:胡曉萌

使鹿部落馴鹿飼養人覺樂的“荒野生存”_fororder_11

  1月12日,覺樂在給鹿群喂豆餅。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使鹿部落馴鹿飼養人覺樂的“荒野生存”_fororder_12

  這是1月12日拍攝的覺樂在大興安嶺林區深處的臨時放牧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使鹿部落馴鹿飼養人覺樂的“荒野生存”_fororder_13

  1月12日,天還沒亮,覺樂在帳篷裏燒火準備煮奶茶。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使鹿部落馴鹿飼養人覺樂的“荒野生存”_fororder_14

  1月12日清晨,覺樂在馴鹿點的“房車”前呼喚自己養的兩條狗,準備出去尋找鹿群。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使鹿部落馴鹿飼養人覺樂的“荒野生存”_fororder_15

  1月12日,覺樂在山林中呼喚自己的鹿群。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啊喔”,覺樂·布利托天對著遠方的林海,發出一聲長嘯,緊接著,是一句鄂溫克語“厄麼各”,意思是“回來吧”!這聲音悠長高亢,在樹林間不斷回蕩。

  這個39歲的敖魯古雅鄂溫克人此時正穿著祖上流傳下來的獸皮衣,在茫茫林海雪原中尋覓、呼喚自己的馴鹿群。每叫喊完一聲,他就會站住靜靜地傾聽一會兒。如果附近的鹿群聽到這呼喚聲,它們便會行動起來,脖子上挂著的鹿鈴就會響起,對覺樂來説,那鹿鈴聲仿佛天籟般動聽。

  這裡是距離內蒙古根河市80多公里的金河林業局下屬的一個林場,覺樂在這裡放養自己的60多頭馴鹿。這種放養是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傳統的放牧馴鹿的方法:他們讓馴鹿自由地在森林中覓食、活動,但每隔2-3天,覺樂都要踩著厚厚的積雪,到密林中去尋找自己的馴鹿群。

  “一個是怕鹿走遠了,找起來很麻煩;還有就是現在生態好了,猛獸也多了,林子裏有熊,還有猞猁貓和狼,所以要經常來看看鹿有沒有遇到什麼掠食動物。”覺樂對記者説。就在幾天前,他養的一頭馴鹿就被猞猁貓咬死了。

  “鄂溫克”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敖魯古雅”是鄂溫克語,意為“楊樹林茂盛的地方”。敖魯古雅鄂溫克是中國最後一個使鹿部落,也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少數民族。使鹿部落現存200余人,2003年,他們從山林中搬遷到根河市定居,但是馴鹿養殖的傳統文化依然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

  覺樂從小就跟隨自己的母親住在山上樹林中,聽著馴鹿脖子上的鹿鈴聲長大。學校畢業之後,他曾留在北京的一所醫院從事影像醫學工作。然而,在大都市的生活中,覺樂卻總能聽到來自故鄉荒野的召喚。“我坐在家裏的沙發上,耳邊總能聽到鹿鈴聲。”2015年,覺樂終於追隨著自己的內心,回到了敖魯古雅,並從已經衰老的母親手裏,接過了飼養馴鹿的使命。

  飼養馴鹿的生活單調、寂寞且艱苦,位於大興安嶺腹地密林中的馴鹿點距離最近的鎮區也有10多公里,而且沒有手機信號,獨自住在這裡的覺樂有時寂寞到甚至會跟自己嘮嗑。而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極寒的天氣:敖魯古雅位於被稱為“中國冷極”的根河市,冬天這裡最低溫度有時能達到零下50多度。對於普通人來説,在這樣的極寒天氣下,在戶外待上幾分鐘可能都難以忍受,但對於覺樂這樣的敖魯古雅鄂溫克人來説,他們就生活在這裡,並且常常要在這樣的溫度下,冒著刺骨的寒冷步行數公里穿越深度超過膝蓋的積雪,去尋找自己的鹿群。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在山林中的生活,幾乎就是一部現實版的“荒野生存”。

  1月12日這一天,經過2個多小時在密林中的跋涉,覺樂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鹿群。而在2022年年底,從12月23日開始,整整9天時間裏,覺樂每天都要花8個多小時在林海雪原中苦苦尋覓,終於在2023年1月1日找到了自己的鹿群。“那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這個禮物也向我預示著,2023年將會是美好的一年。”覺樂對記者説。

  為了改善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生活,當地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從山上搬到根河市後的住宅是當地政府免費提供的;在山上的馴鹿點,政府還提供了保溫效果很好的“房車”——這種裝著輪子的小房子,可以用車拉走,便於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帶著馴鹿轉換林場。另外,政府努力發展旅遊,幫助他們提高收入。

  “我每年依靠養殖馴鹿、出售鹿茸以及讓馴鹿為旅遊者提供服務大概能掙十多萬,養家糊口沒有問題。”覺樂説。但疫情這三年他的收入受到很大影響,鹿茸的銷售下降很多,旅遊更是遭到巨大衝擊。“我現在就盼望著夏天早日到來,那時候新一批鹿茸已經割下,最重要的是,根河的旅遊一定會重新興旺起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