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軌道上的安徽”提速疾馳
2023-03-03 09:07:08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初春江面,風意猶寒。在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副汊航道橋施工現場,工人們在百米高空鏖戰,熱火朝天。

  起步即衝刺!開春以來,安徽省鐵路項目全面吹響復工復産號角,從皖北到江南,從淮河到長江,一條條鋼鐵巨龍加速推進,一寸寸鋼軌延伸向前,迸發出強勁動力。

  “34個縣通達高鐵,縣域覆蓋率接近六成”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同城化”效應不斷擴大

  “春節假期結束後,我們第一時間復工復産,目前積極組織人、機、物等生産資源保障生産,各工點均恢復正常施工,投入工人上千人、大型機械設備100多臺,開足馬力確保‘開門紅’。”中鐵四局巢馬城際鐵路3標項目負責人説。

  作為安徽省首條控股建設的高速鐵路,巢馬城際鐵路全長約76公里,北接商合杭鐵路,東聯南沿江城際鐵路,是合肥至馬鞍山的直接聯絡線,建成後將成為合肥“一小時通勤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安徽通往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高鐵新通道,對完善區域高速鐵路網佈局、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安徽段大墅站首樁開鑽;昌景黃高鐵安徽段祁門南站已基本建成,全線具備聯調聯試條件;合肥西站站房鋼結構屋蓋桁架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阜淮鐵路全線首個墩身已完工;池黃鐵路全線第二長隧道貫通……連日來,全省多個鐵路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迎來關鍵節點。

  織線成網、互聯互通、持續擴容的鐵路版圖,讓全省所有地級市實現了“市市通動車”,“同城化”效應不斷擴大,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推進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2019年12月,以京港高鐵商合段、鄭阜高鐵開通運營為標誌,全省16個地級市全部實現高鐵通達,安徽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2020年12月,隨著京港高鐵合安段開通運營,安徽省高鐵里程達到2329公里,高鐵里程躍居全國第一位。

  “目前安徽已有34個縣通達高鐵,縣域覆蓋率接近六成。”省發展改革委鐵建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底,我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5495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522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幹線鐵路覆蓋全省16市47縣,其中高速鐵路覆蓋16市34縣。

  “開通至23個省會(直轄市)城市、110多個地級市直達高鐵動車”

  路省共建,奠定安徽在全國路網中樞紐地位

  回顧全省鐵路建設歷程,安徽省用了近20年時間,逐步凸顯出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功能。

  本世紀初,過境安徽的國家幹線鐵路僅有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皖贛線,以及淮南線、合九線、宣杭線等一些地方路網項目,鐵路運營里程僅有2100公里。與周邊省份相比,當時的安徽鐵路網呈現樞紐少、幹線少、短板多的“兩少一多”特點。

  “那時安徽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鐵路樞紐只有蚌埠和阜陽,省會合肥鐵路交通條件薄弱,沒有國家幹線鐵路經過。全國主要幹線鐵路基本上從安徽週邊經過,與省會合肥失之交臂。全省缺少與鄰省間的鐵路通道和東西向出省通道,與長三角主要城市之間沒有快速鐵路通道。”省發改委鐵建辦負責人説。

  也正是那個時候,原鐵道部開始改革鐵路投資建設體制,尋求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鐵路。擁有獨特區位優勢又是勞務輸出大省的安徽,搶抓時間窗口,努力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04年10月,省政府與原鐵道部就加快安徽鐵路建設舉行工作會談,在全國率先簽訂合作建設協議,合寧鐵路建設在此次會談中落地。2005年7月,合寧鐵路全線開工,3年後建成通車,成為全國第一條運行時速250公里的客運專線。合寧鐵路項目的順利實施,開創了路省合作建設鐵路的成功範例,也開創了安徽鐵路建設新時代。

  在路地雙方的統籌規劃和密切合作下,近年來,安徽省境內先後建成一大批重大項目,貫通了京福南北大通道,滬漢蓉、陸橋東西大通道和京滬、華東二通道,沿江、京港、滬昆(輔助)通道正在加快貫通,以合肥為中心、以高速鐵路為骨架、以普速鐵路為基礎的現代鐵路網佈局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在國家鐵路網中,有多條主通道和路網幹線經過安徽,奠定了我省在全國路網中的樞紐地位。高鐵在全省鐵路網中的比重達到46%,全省路網電氣化率達79%、復線率為74.8%,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省發改委鐵建辦負責人介紹,目前,除了西北、東北等地區的少數省會需要中轉外,我省已開通至23個省會(直轄市)城市和110多個地級市直達高鐵動車,群眾出行條件和地方營商環境得到了質的提升。

  “‘十四五’省本級鐵路資金需求超1000億元”

  創新鐵路融資方式,全力保障鐵路建設資金需求

  2022年,全省鐵路完成投資461.5億元,同比增長13.5%,創歷史新高。

  鐵路大建設,離不開資金保障。為拓寬鐵路融資渠道,安徽省按照“政府主導、省市合力,多元投資、市場運作,加強監管、規避風險”的原則,通過省級財政投入、市縣政府參與出資、集中使用鐵路稅收、發行政府債券、利用國有股分紅等方式,多渠道保障資金需求。

  作為省方鐵路出資人代表,省投資集團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全力以赴做好安徽省鐵路資金保障。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將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為重要籌資渠道,全省連續3年發行鐵路項目專項債在100億元以上。“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鐵路項目出資197.5億元,帶動全省鐵路固定資産投資867.9億元。

  當前,安徽省仍處於加快鐵路建設的關鍵時期。根據國鐵集團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將在“十四五”期間加速推進“軌道上的安徽”建設,加密高速鐵路通道佈局,持續擴大快速軌道交通覆蓋面,繼續改造提升普速鐵路,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據測算,‘十四五’期間省本級鐵路資金需求超1000億元,是‘十三五’期間的3倍多。”省發改委鐵建辦負責人説。

  “目前,省投資集團參與在建全省12個鐵路項目,總里程約1200公里,總投資2000億元。”省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搶抓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機遇,全力創新融資方式,降低融資成本,滿足我省鐵路發展資金需求。2023年將力爭昌景黃高鐵早日通車運營,建成池黃高鐵,加快推進宣績、合新、阜淮、淮宿蚌等項目建設,助推“軌道上的安徽”加速前行。

  到2025年,力爭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71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4000公里;鐵路網覆蓋90%以上縣,其中高速鐵路網覆蓋80%以上縣。形成省內城市之間1小時通達、至長三角城市2小時通達、至中部地區城市3小時通達、至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及部分西部城市4小時通達的“1234”高鐵出行圈。(安徽日報 記者 范克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