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以“提升固廢資源化、響應‘無廢城市’建設”為主題的第三屆皖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多元共治論壇在合肥市瑤海區開幕,這是今年合肥市首場相關議題的會議,省內諸多專家共聚熱議。記者從會上獲悉,合肥正在按照“一地一策”建設“無廢城市”,瑤海區正在籌備目前安徽省唯一的無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
合肥建設“無廢城市”
據悉,《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2023年正式出臺。該方案明確,到2025年,合肥市固體廢物産生強度穩步下降,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能力水準顯著提升。基本實現固廢管理信息“一張網”,形成特色鮮明、系統高效的“無廢城市”建設模式。
合肥市將從工業固廢、生活源固廢、農業固廢、建築垃圾固廢、危險廢物共5大領域進行“無廢城市”的建設。其中,推動分類回收,實施各類生活源固廢精細化管理。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品質,強化生活垃圾處置監管,加強廚余垃圾、有害垃圾收運處置和塑膠污染全鏈條治理,推廣綠色快遞包裝,優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提升市政污泥利用處置能力,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
根據方案,合肥市還將完善廢棄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回收再利用。圍繞打造“中國家電之都”“全球家電製造中心”“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推動廢棄家電回收利用提升增效,推進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和汽車使用全生命週期管理,為新能源汽車和家電産業蓬勃發展提供綠色支撐。
“合肥市目前固廢硬體設施基本齊備,但是管理水準中等,所以我們工作重點應當是在優化提升上下功夫。”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特種污染物管理中心主任孔健介紹,合肥市按照縣(區)“一地一策”原則,制定“無廢城市”建設細化落實方案。城區主要任務是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和建築垃圾問題;而開發園區主要是産業類固廢怎麼樣能夠資源化利用,怎麼能夠源頭減量和無害化處置,各地根據側重點不同實行“一城一策”“一地一策”。
瑤海籌備無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響應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瑤海區正在籌備合肥市瑤海區無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這將是安徽省唯一一家致力於推動“無廢城市”知識科普和宣傳及研究的機構,以地方智庫角度為無廢城市建設建言獻策。
瑤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明在會上介紹,瑤海區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完善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區範圍內建成936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目前已啟動運行380個,配置督導員或志願者900余人,全力推行“定時、定點、定人督導”分類投放模式。同時,加快廚余垃圾收運,以上月為例,全區範圍內共收運廚余垃圾400余噸。
根據合肥市統一部署,到5月底,全市所有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都將投入運行。作為此次會議分論壇的主持人,合肥綠跡環保垃圾分類發展中心理事長范士俊介紹,分論壇聚焦“生活垃圾全鏈條管理”,從收集、運輸、處理處置全流程出發,多方探討合肥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促進相互學習借鑒。“在最後的座談環節,大家達成共識,垃圾分類一定不是某個單位、某個人的事情,需要系統性的思維,環節間的緊密結合才有可能解決難題。”范士俊説。(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