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中亞方向超千列 中歐班列(合肥)書寫“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
2023-05-20 17:49: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5月19日,正值初夏時節,萬物勃發生機,隨著一聲汽笛鳴響,一列中歐班列(合肥)緩緩駛出站臺,向著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駛去,這是今年開出的第47列中亞去程班列。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合肥)發送中亞方向去回程班列超千列,運送貨物近百萬噸,為中國-中亞經貿往來注入強勁動力,累計發運超3200列,覆蓋18個國家、超114個國際站點城市,馳而不息,書寫了“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

  應勢而謀 “鋼鐵駝隊”架起開放橋梁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發揮合肥市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雙節點的地理優勢,著力推進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2014年6月,合肥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開通了安徽省歷史上首條連接亞歐的國家鐵路貨運通道,首列班列開往了中亞五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

  中亞位於亞歐大陸結合部,自2000多年前張騫通西域後便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樞紐。近年來,隨著中國與中亞國家不斷深化政治互信、國際協作,中歐班列逐漸顯現出亞歐大陸貨物運輸的強大支撐效應。

中亞方向超千列   中歐班列(合肥)書寫“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_fororder_圖片2

2020年7月9日,滿載棉紗的中亞(塔什幹-合肥)回程班列抵達合肥北站。資料圖

  2020年7月9日,滿載棉紗的中亞(塔什幹-合肥)回程班列抵達合肥北站,合肥中亞回程班列實現零的突破,同時標誌著中歐班列(合肥)實現“中歐去回程+中亞去回程”的“雙線雙向”,進一步豐富了運輸品種,提高了服務能力。合肥國際陸港充分發揮優越的地理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中歐班列(合肥)將中亞等地區優質的農産品、化肥、木材原料等引進國內,同時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帶去了優質的“中國製造”,為國際經貿往來架起黃金通道。

  暢通中亞 推進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

  合肥國際陸港以中歐班列為載體,挖掘優質回程貨源,推進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將中歐班列(合肥)打造為安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開放通道。   

  2022年,地緣衝突、國內外疫情反復,伴隨輸入性通脹等不利因素疊加,全球鉀肥供應鏈市場價格紊亂,價格逐步上漲。同時,國內鉀肥供不應求,價格也持續走高。合肥國際陸港為保障鉀肥這一戰略性資源的供應,利用自身優勢探索烏茲別克鉀肥工廠和俄羅斯鉀肥工廠,利用中歐班列優勢,在源頭上開發回程資源,為安徽農業保供穩價貢獻了一份力量。 

  此外,在合肥周邊飼料糧食企業受國際局勢影響面臨供應鏈效率較低和價格攀升時,合肥國際陸港在哈薩克斯坦開展進口中亞大麥、麥麩、小麥粉等飼料糧食的尋源工作,在海關等單位的支持下,最快速度完成境外採購和境內轉運方案,實現了進口飼料本地化供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飼料原料緊張情況。

  全省一盤棋  “一帶一路”上躍動的安徽力量

  中歐班列(合肥)始終以服務安徽本土産業為己任,如今,已成為合肥乃至安徽製造出口的重要通道,中歐班列繼續發揮國際貿易“帶貨王”作用,時效性和安全性優勢明顯,逐漸成為企業進出口的優先選擇。

  為了更好地貫徹“全省一盤棋”發展理念,讓安徽企業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得更遠,中歐班列(合肥)逐漸探索出了“合肥中歐班列+”戰略。合肥國際陸港先後開出“合肥中歐班列+”蕪湖、蚌埠、黃山等城際定向班列。目前,合肥國際陸港已累計服務安徽省內企業600余家,實現安徽16個地市全覆蓋,讓中歐班列(合肥)的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激發了“圈群”效應和梯度輻射,帶動了周邊地區共同發展,讓本土製造閃耀世界舞臺。

中亞方向超千列   中歐班列(合肥)書寫“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_fororder_圖片4

2021年8月27日晚,安徽首趟茶葉專列成功開行。資料圖

  2021年8月27日晚,安徽首趟茶葉專列成功開行,經15天后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中亞班列的穩定運營,為黃山茶葉外貿出口提供了全新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大幅降低了企業運輸成本,進一步推動茶産業的出口與轉型升級,加速“萬里茶道”融入“一帶一路”,是中歐班列(合肥)助力本土特色企業出口的一大生動實踐。

  鐵海相連  助力連接海上絲綢之路

中亞方向超千列   中歐班列(合肥)書寫“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_fororder_圖片3

合肥鐵海聯運班列。資料圖

  為打破單一運輸方式局限,構建東西互濟的開放大通道,合肥國際陸港以合肥北站物流基地為樞紐,加強鐵海聯運和公鐵聯運短駁,加快“公路+鐵路+海運”多式聯運綜合物流運輸體系建設,中歐班列(合肥)“牽手”寧波北侖港、上海洋山港,積極開行合肥鐵海聯運班列,為安徽穩促外貿提供新通道,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新動能。合肥鐵海聯運班列開通以來,運量運能逐年大幅提升,大量安徽本土企業生産製造的貨品借港出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貨通全球,如今合肥鐵海聯運班列已累計發運突破20萬標箱。

  海鐵聯運有效發揮了“鐵路+港口”大運量、大縱深、高效能的優勢,成為合肥對接寧波舟山港、上海港,連接“海上絲路”大通道的重要舉措。海鐵聯運通道已成為合肥甚至安徽企業貨物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助力合肥以多通道、多式聯運模式銜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陸上“綠色運輸保障”。

  展望未來   絲路萬里共繪藍圖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平穩,經濟運行企穩回升,我國外貿的強勁韌性與活力隨之彰顯。2023年前4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61萬億元,同比增長16%。

  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合肥國際陸港正走向更加遼闊的未來——班列發運再上新臺階,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合肥)2023年共發運465列,同比增長32%;先後獲批長三角首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第四批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國字號”招牌閃閃發光;省、市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蒞臨考察調研,全市物流資源正不斷整合,大物流體系建設呼之欲出,合肥市物流集團應運而生,將以“暢通城市物流、保障城市民生、服務城市産業”為發展定位,助力構建“水陸空”立體開放大通道。

  承載著合作共贏,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使命,中歐班列(合肥)將一路行穩致遠,在新絲路上馳騁不息,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更大動力與活力。(合肥國際陸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