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人人嚮往的詩和遠方,7月,在它的核心腹地鄂溫克草原,一路綠意流淌,河湖漣漪,牛羊成群。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這片美麗草原經歷過開墾退化,如今不僅恢復原貌,還催生出一條富民産業鏈,實現生態、生産、生活“三生”共贏。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問題,鄂溫克族自治旗在條件比較好的林草結合部開墾了90多萬畝土地,用於種植農作物。經過30多年的耕作,土地逐漸出現退化沙化。春天,裸露的土地在強風的作用下颳起漫天沙塵;下雨時,農藥殘留物和被化肥侵蝕的土地有隨著雨水流進母親河伊敏河的可能,威脅著流域安全,危害大興安嶺及周邊地區生態平衡。已墾林草地成了當地生態之患。
從2008年起,國家開始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意識到問題的呼倫貝爾市和鄂溫克族自治旗積極響應。可因為這些已墾林草地無法享受國家退耕還林還草補貼,導致退耕不夠徹底。2019年起,旗委旗政府下決心:到2023年底,除10萬多畝被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外,其餘80多萬畝已墾林草地必須全部變成草地!
曾經,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將林草地開墾為耕地。如今,為了生態安全,鄂溫克族自治旗打響已墾草原林地生態修復保護戰。
可一邊是農場主、農牧民失去了經濟來源,一邊是生態修復不允許等也不能等。怎麼辦?一個要生態也要生存的路子亟須開闢。
此時,國家支持大力發展草産業,自治區將生態草産業鏈納入自治區16條重點産業鏈佈局,提出大幹快上羊草産業,給困境中的鄂溫克旗帶來新的機遇和思路。
羊草是我區天然打草場的當家草種,具有抗寒、耐鹽鹼、耐瘠薄、耐牧等特性,同時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産量高,一次播種可生存幾十年,是理想的生態修復草種和飼用草種。而紫花苜蓿同樣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和營養價值高的特點。
搭上草産業發展的快車,大力推廣種植羊草、紫花苜蓿等優質牧草,發展草産業!鄂溫克族自治旗很快定好了路子,制定了發展規劃,開始有步驟地在已墾林草地生態修復中推廣羊草等優質牧草種植。
2018年起,連續3年進行已墾林草地生態修復,全旗累計退出9.2萬畝,其中90%左右種上了優質牧草雜花苜蓿。
2020年初,伊敏蘇木吉敦獵民嘎查與內蒙古蒼潤草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對集體2000畝已墾草原進行生態修復,種上了羊草。2022年,吉敦獵民嘎查集體再修復4000畝已墾草原。
如今,一片片曾被開墾過的草原不僅再現生機,種下的優質牧草還迎來了盛産期。
在錫尼河東蘇木哈日托海嘎查,陶建文家的4000多畝已墾草原已經變成一望無際、鬱鬱蔥蔥的紫花苜蓿,隨處可見追逐覓食的狍子、野兔,不遠處的錫尼河水流潺潺。“以前這4000畝草場都是耕地,生態遭到破壞,經常刮沙塵,小動物也少見了。現在,短短幾年,草原恢復了它原有的樣子,收穫的牧草和種子一部分賣掉,一部分用於飼喂牛羊,一年輕鬆收入三四十萬元。”陶建文説。
羊草每畝可收穫種子20公斤,每畝可産乾草400公斤左右,是天然打草場的4倍。牧民和種草企業都嘗到了甜頭。“牧民將草場租給企業,每年拿著租金,還能到企業打工多一份收入。等合同到期後,就能得到一片修復好的草原,發展畜牧業。”鄂溫克族自治旗林業和草原局林草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巴達拉呼説。
2023年,是鄂溫克族自治旗已墾草原林地生態修復保護戰的最後一年,也是關鍵一年。鄂溫克旗放開手腳,爭取到自治區羊草項目18.5萬畝,苜蓿種植任務5萬畝,並引進蒙草公司、草都草業公司等龍頭企業種植,進一步增強帶動作用。
“目前國內市場上羊草種子和優質飼草缺口巨大,我們發展草産業恰逢其時。大面積種植的羊草和苜蓿産量可觀,可以銷售,也可以就地轉化,發展養殖業。”鄂溫克族自治旗農牧和科技局局長布和敖斯説。
由此,鄂溫克旗的發展思路越發清晰——立足自治區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目光從草産業擴展到草牧業,草業和畜牧業同時推進,保護修復草原和經濟同步發展。
目前,鄂溫克旗正籌劃建設呼倫貝爾牧草科技産業園,打造輻射內蒙古東部,集種養殖、生産、加工、銷售、交易於一體的草畜一體化産業中心。“目前産業園正在申報階段,待建成後,交給有實力的草業龍頭企業經營,通過龍頭企業吸引下游企業入駐,逐步形成一個全産業鏈發展的大型産業園。本地企業和牧民可通過承包、務工等形式參與其中,實現多方共贏。”布和敖斯説。
生態好了,出路不止一條。“人工草地是巨大的‘碳庫’,將來可通過碳匯交易實現經濟價值。”巴達拉呼説。(內蒙古日報記者 胡芳 李玉琢 霍曉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