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合肥蜀山:“英雄路”上有個紅色講解員
2023-08-14 13:41: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淠河路雖只有850米,但道路兩側有1500多戶‘光榮之家’,500多人被授予‘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300多人獲得全國各類榮譽稱號,被大家稱作‘英雄路’。這些人裏有走萬里路、打百次仗的戰鬥英雄許寶富,有坐在炸彈上修路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王道明……”8月8日,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合肥市最美退役軍人、合肥好人陳相珍,走進蜀山區五里墩街道紅色口述史館,以“循淠河路紅色記憶,聚力英雄力量”為主題,為40名消防官兵和10名大學生講解了戰爭歲月的紅色主題故事,他飽含深情的演講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作為一名參戰老兵,陳相珍始終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和軍旅情懷。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合肥市安居苑小學邀請他去講戰鬥故事,當説到他那年僅20歲的戰友在執行運送軍糧任務途中不幸犧牲時,他在孩子們的眼中看到了對英模的敬仰。從那時起,陳相珍深感作為一名老兵,有責任將“戰鬥故事”講給下一代聽,有責任將“英雄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講“戰鬥故事”的邀請紛至遝來,陳相珍都欣然前往,他走進黨政機關、中小學校、高校院所等,堅持將英雄故事講下去,這一講就是18年。

  一直以來,陳相珍都想把自己對黨和國家發展變化的感受,以及自己從軍後的經歷説給後輩聽。當了解到青陽路社區在籌備“紅色口述史”黨建項目時,他主動請纓擔任史料採集人和口述人。

  為了把紅色故事講好、講真實、講生動,他4次深入曾經戰鬥過的邊境防線和龍州烈士陵園等地實地走訪,收集英模故事和老照片。他先後採訪老同志120余人次,及時把他們的影像資料搶救記錄下來,還收集整理了軍休所裏參戰老同志的個人事跡、老物件、資料素材等。

  一次一次地走訪,一點一滴地積累,陳相珍整理出了豐富的宣講素材,這些“精神寶藏”都被他珍藏在一個紅木箱裏,時不時就拿出來分享。

  18年來,陳相珍把宣講當成自己的事業,他走進社區、學校、企業、機關,200余場宣講、1萬多人次的受眾,記錄了他的宣講足跡。由於對淠河路上英雄人物的底數“如數家珍”,他被轄區群眾親切地稱為淠河路英雄故事的“活字典”。

  “我將繼續弘揚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只要還有力氣,就要把這些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範人物事跡宣傳下去,讓年輕一代從他們身上汲取奮進力量。”陳相珍説。

  陳相珍所在的合肥市蜀山區先鋒宣講團,有七支宣講小分隊,其中紅色口述分隊裏有像陳相珍這樣的宣講老兵就有45人,其中包括原核工業二二一廠離退休人員和合肥市軍休三所、四所的老軍人以及退伍老兵。

  蜀山區先鋒宣講團成立以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深入基層開展主題宣講,先後組織“綠蔭微黨課”廣場宣講、設立“老兵初心講堂”“小巷黨課”等,讓身邊懂史愛史之人走上講臺;同時開設“機器人AI黨史課”,將科技傳播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宣講形式貼近群眾、鮮活生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以來,蜀山區先鋒宣講團以“傳承紅色精神,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為主題,結合身邊人、身邊事,走進小區、工地、企業進行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進基層,先後開展宣講90多場。(文 劉亞萍 余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