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團結協作 共謀發展 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 王毅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斯裡蘭卡老撾尼泊爾越南緬甸等國政要及重要外賓出席並致辭 王寧李飛致辭 王予波主持
8月16日,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記者 雷桐蘇 陳飛 顧彬 黃興能 攝
8月16日,第7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斯裡蘭卡總理迪內什·古納瓦德納,老撾國家副主席巴妮·雅陶都,尼泊爾副總統拉姆·薩哈伊·普拉薩德·亞達夫,越南副總理陳流光,緬甸商務部部長昂乃烏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雲南省委書記王寧、商務部副部長李飛致辭,雲南省省長王予波主持開幕式。
王毅表示,今年是南博會舉行十週年,也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十週年。十年來,我們鞏固團結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安全和發展環境。我們持續共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基礎設施、貿易投資取得可喜進展。我們深入開展友好交流,堅持開放包容理念,構建多層次民間交流平臺,為千年文明互動賦予新的生機,為兩大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譜寫了中國南亞友好的時代新篇。
王毅強調,中方歡迎南亞國家繼續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分享中國發展紅利。願同南亞各國一道,加強團結協作,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構建發展共同體,為地區的長治久安、穩定繁榮貢獻力量。王毅就深化雙方四方面合作提出建議:一是深化戰略互信;二是深化互聯互通;三是深化經貿合作;四是深化人文交流。
王寧代表雲南省委、省政府向出席大會的各位領導和各國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説,十年來,南博會已發展成為綜合性博覽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將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理念,把南博會辦出高水準、辦出高品質,為促進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各國增進理解、凝聚共識、深化合作發揮更大作用。
王寧説,雲南自古就有開放的基因、開放的視野和開放的精神。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以及RCEP深入實施,雲南開放的勢頭更強勁、開放的通道更便捷、開放的空間更廣闊、開放的成果更豐碩,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我們將深入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與各國交流合作,歡迎南亞東南亞各國從雲南入口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攜手譜寫“團結協作、共謀發展”新篇章。
李飛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商務部願與南亞各國經貿部門一道,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深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促進區域貿易新發展,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打造區域合作新典範,推動雙方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商務部將與雲南省一道,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匯聚各方資源,持續優化創新,將南博會打造成推動中國和南亞國家經貿合作的務實平臺,切實造福中國和南亞國家人民。
孟加拉國國民議會議長希琳·沙爾敏·喬杜裏,阿富汗臨時政府副總理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卡比爾,尼加拉瓜總統投資、貿易和國際合作顧問勞雷亞諾·奧爾特加分別視頻致辭。
各國政要及重要外賓在致辭時對本屆南博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高度評價歷屆展會取得的豐碩成果。大家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已從藍圖變成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産品和最具包容性的國際合作平臺;南博會舉辦十年來,成為了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多邊外交、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加強區域各國團結合作更加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以及雲南省的持續發展是各方的重要機遇,願與中方一道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用好南博會平臺,深化交流合作,促進貿易投資,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邁向光明未來。
出席開幕式的主禮嘉賓有: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孫海燕,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不丹工業、商業和就業部部長卡瑪·多吉,尼加拉瓜工業和貿易發展部部長貝穆德斯,馬爾代夫外交國務部長艾哈邁德·卡利爾,法國參議員、參議院中間派聯盟主席菲利普·福利奧。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應邀前來參會參展的其他部級官員、駐華使節和領事官員,國際組織代表,海內外專家學者,國內部分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嘉賓,省內外知名企業家,有關科研院所代表,雲南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等。
開幕式上,王毅及中外主禮嘉賓共同上臺為本次盛會啟幕。
開幕式前,本屆南博會暨昆交會主題國尼泊爾、主賓國緬甸舉行了開館儀式,王予波出席儀式。
開幕式後,王寧、王予波等進行了巡館。
本屆南博會以“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為主題,會期從16日至20日,展會設15個展館,期間將舉辦14場會期活動和20多場系列經貿活動,共8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相關代表,28個省(區、市),89家世界500強、42家中國500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線上線下3萬餘家參展商參會,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和RCEP成員國全覆蓋。(記者 楊猛 左超 韓成圓 張寅 張瀟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