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興安嶺,天高雲淡,牛羊肥壯;八月的興安盟,稻浪翻滾,“豐”景如畫。8月18日至19日,由民革中央、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辦,自治區黨委統戰部,民革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自治區農牧廳、商務廳,興安盟委、行署承辦的阿爾山農畜産業發展大會在阿爾山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辦。
大會開幕式現場 攝影 畢力格
來自全國“三農”領域的專家學者、嘉賓、知名企業、行業協會齊聚於此,共話未來、共商發展,為興安盟農畜産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展覽——12個盟市800余種綠色農畜産品在阿爾山大放異彩
8月18日下午,全區12個盟市、800余種綠色農畜品牌産品及進口商品亮相阿爾山中蒙邊民互市貿易區,包括興安盟的大米、赤峰的酵素番茄、烏海的葡萄酒、呼和浩特的乳製品等。與會嘉賓在參觀體驗的同時,感受到了生態內蒙古、綠色好産品的獨特魅力。“此次綠色農畜品牌産品展覽,讓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農畜産品和內蒙古在‘專精特新’農畜産品加工、多樣化供給等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院長、白城市政協副主席任長忠説。
內蒙古自治區綠色農畜品牌産品展示現場 攝影 畢力格
興安盟位於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南麓,地處北緯46度種養殖黃金地帶,林豐草茂、水美田肥,水源水質無污染達標率100%。興安盟擁有2個國家級、3個自治區級現代農牧業産業園,6個旗縣市中5個是全國産糧大縣,全國每百斤糧食中就有1斤産自興安盟,牲畜存欄穩定在1200萬頭只以上。
興安盟農畜産品吸引眾多目光 攝影 畢力格
近年來,興安盟持續推進大米品牌、玉米精深加工、肉牛全産業鏈體系及全國高端奶業生産基地建設,通過大項目撬動、延伸補齊農牧業産業鏈,力爭把興安盟打造成優質綠色農畜産品生産加工輸出基地,並贏得了“興安嶺下米糧倉,草原深處好廚房”的美譽。
交流——4位院士400多名專家學者在研討中碰撞思維火花
活動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印遇龍等“三農”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分別圍繞主題,以內蒙古農牧業發展、功能農業、農業國際化、産業創新等方面內容進行主旨演講,對興安盟農畜産業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興安盟在農牧業上有非常好的基礎,有很強的競爭力。如果能夠在更廣的範圍內集成資源,跳出就農業談農業、從國際供應鏈體系、價格成本構成、先進技術集成利用等方面多做思考,興安盟農牧業競爭力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華大基因董事、深圳華谷研究院院長梅永紅在主旨演講結束後這樣説。
除了院士和行業“大咖”,來自全國各地的400余名專家學者和嘉賓,在圍繞“農畜産品精深加工”“農畜品牌高品質發展”“農畜産業供應鏈建設”為主題的三場平行座談研討會上,聚焦農畜産業發展,深入研討交流,深度剖析農畜産業發展新前景、新思路,推動農牧業産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助力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建設。“內蒙古不僅要關注産銷對接問題,市場行銷、宣傳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也要強化建設,包括玉米、大米等農畜産品還需要在精深加工、技術領域進一步提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仲愷(粵港澳大灣區)農業品牌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鄧保國對興安盟與大灣區打開銷路、實現兩地對接充滿期待。
現場主旨演講贏得與會嘉賓陣陣掌聲 攝影 畢力格
“我是第一次來到興安盟,感覺就是‘通透’,其次就是好山好水産好物,特別是農畜産品讓人眼前一亮……”零售圈生鮮研究中心主任唐功滿表示,興安盟的農畜産品要找準定位,確定目標用戶,挖掘自身亮點,打造特色品牌,讓綠色農畜産品走進一線城市,送到更廣闊的市場。
簽約——11個項目57.4億元為興安盟農畜産業發展增添動力
“內蒙古有4個理由,值得企業家們來繪藍圖、落項目、興産業。”自治區農牧廳廳長郭佔江在推介仲介紹,內蒙古耕地廣袤、草原遼闊、産業特色鮮明、優質農畜産品多,發展現代農業基礎好,發展舍飼畜牧業潛力大,發展精深加工勢頭強,發展綠色高端品牌空間廣。
簽約儀式 攝影 畢力格
依託內蒙古農牧業資源優勢和民革中央的大力支持,活動中一系列協商洽談卓有成效,現場成功簽約涉及農畜産品精深加工、産業園區建設、中草藥推廣等重點領域項目27個,簽約金額達129.7億元。其中,興安盟聚焦綠色農畜産業板塊,圍繞大米、肉牛、奶、中草藥、馬鈴薯等重點産業鏈,積極拓展招商引資渠道,共簽約項目11個,簽約金額達到57.4億元,是本次簽約金額最多的盟市。此次簽約,不僅是阿爾山農畜産業發展大會的良好開端和重要成果,為興安盟農畜産業發展增添了更多動力,也將為推進內蒙古農牧業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注入強大動能,助推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建設取得更大發展。
農畜産業推介現場 攝影 畢力格
近年來,興安盟全力打造農畜産品品牌,著力做優做強興安盟農畜産品向個性化、高端化、定制化躍升,實現全産業鏈發展,全産業鏈增值增效。2022年8月,全國首個域牌形象發佈,同時發佈的還有興安盟農牧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源在興安——自然興安 盟生萬物”、興安盟區域公用品牌廣告語“興安産 安心選”。今年,興安盟繼續加大對外推廣力度,擴大品牌影響力,綠色農畜産品相繼走出興安,走向全國。以“會”為媒,擴“圈”共生。未來,興安盟還將依託生態優勢、後發優勢,持續加強政府間、企業間全方位深層次合作,推動更多優質綠色農畜産品加工項目落地,提升興安盟農畜産品知名度、美譽度,讓興安盟優質農畜産品走上更廣闊的舞臺,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興安盟,愛上興安盟。(文 許文軍 陳艷榮 周新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