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內蒙古消息(張國文):近年來,內蒙古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走出了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築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打造了“八八戰略”的“內蒙古實踐樣板”。
徜徉碧水藍天 踐行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這個火熱的暑期旅遊季,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塞外明珠——烏梁素海,登上游船、喂海鷗、覽秋色,沉醉在烏梁素海壯美的夏日童話世界裏。
前來旅遊的溫州市民付先生説:“沒想到內蒙古的烏梁素海這麼大,景色如此秀麗,生態保護得這樣棒,非常讚!”
航拍烏梁素海 攝影 楊亞東
烏梁素海位於巴彥淖爾市,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被譽為“塞外明珠”,承擔著黃河水量調節、水質凈化、防淩防汛等重要功能。接納了河套地區九成以上農田排水的烏梁素海,曾經蘆葦氾濫、黃藻密布,“病”得不輕。2018年以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思路,當地官方對烏梁素海流域進行了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效果。
隨著生態補水力度加大以及相關治理工程的實施,烏梁素海水質總體好轉。據調查觀測,遷徙經過烏梁素海和在烏梁素海繁殖的鳥類,目前已經達260多種。
如今的烏梁素海,波光粼粼,蘆葦搖曳,處處生機勃勃,“塞外明珠”的光彩正在重新綻放……
綠染薩拉烏蘇 攝影 陳亮
烏梁素海的治理是內蒙古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與巴彥淖爾相鄰的鄂爾多斯市,在荒漠化治理征程中,將打造世界荒漠化防治與綠色發展樣板區提上議事日程。
鄂爾多斯市政府官方消息顯示,2012年以來,該市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累計治理荒漠化土地1800多萬畝,取得治沙科技創新成果290多項,實現荒沙“雙減少”和增綠“雙提高”,榮獲“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等稱號。
鄂爾多斯市長杜匯良表示,下一步,鄂爾多斯市將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建設國家生態治理典範,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國際樣板。
“到2025年,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治理率分別超70%和25%,林草覆蓋率達到70%以上,到2030年,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荒漠化防治取得重大進展,空氣優良天數居全國前列。”杜匯良説。
綠色發展 “能”動未來
追風逐日,踏綠前行。當下,內蒙古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為現代能源發展插上科技翅膀,切實擔起保障能源安全責任,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
2022年,內蒙古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完成投資620億元;批復實施6類市場化新能源並網項目112個;新能源電力外送範圍覆蓋華北、東北、華東、西北地區,外送電量達到2640億千瓦時,佔全國的六分之一。
眼下,曾以“草原鋼城”聞名的包頭市正在加快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和“世界綠色硅都”兩大旗幟型産業集群,推動高品質發展實現新突破。
2022年,包頭市成為全國首個光伏産業産值超千億元的城市,預計2023年底,多晶硅、單晶矽産能將分別佔到全國的40%;2025年將分別佔到全國的半壁江山、佔到全球的45%。包頭風光資源豐富,可為硅産業發展提供“綠色電、便宜電、可靠電”,到2025年全市光伏産業使用“綠電”比例將達到40%以上,為企業通過“碳足跡”認證、進軍歐盟等國際光伏市場拿到綠色通行證。
目前,包頭市已形成從工業硅到多晶硅、單晶矽,再到切片、電池片、組件的完整光伏産業鏈。
包頭市被授予“世界綠色硅都”稱號 供圖 包頭市委宣傳部
5月23日,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召開。在會上,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授予包頭市“世界綠色硅都”稱號。
作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和排頭兵,鄂爾多斯在傾力扛起能源保供的同時,全力推動傳統能源和煤基産業老樹發新芽,用構築“四個世界級産業”的優秀答卷回應時代的“大考”,努力走出一條以能源革命為牽引的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現代化礦山中,新能源礦山智慧運載機器人“載山CarMo”,成為保供“新寵”;在庫布其沙漠腹地,多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在伊金霍洛旗的全球首個零碳産業園,“綠電”自給自足開啟新範式……
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光伏基地 攝影 楊耀中
如今的鄂爾多斯正加快實現能源城市轉型發展,産業結構已由“一煤獨大”向多業並舉轉變。現代化鄂爾多斯建設正馭風而上、逐光前行、“能”動未來。
“詩與遠方” 未來可期
當前,內蒙古正在為豐富的自然風光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以文塑旅”讓“詩和遠方”實現了雙向奔赴,“綠水青山”真正帶來了“金山銀山”。
2023年上半年接待國內遊客1231萬人次,同比增長216.53%;實現旅遊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259.81%……這些亮眼的數字,讓呼倫貝爾大地處處涌動著希望和發展的生機。
呼倫貝爾大草原 供圖 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
走上高高的大興安嶺看美麗呼倫貝爾,無論什麼季節,都會被優美的風景所震撼……如今的呼倫貝爾,正在開啟草原旅遊2.0時代,“油畫之城”將成為這裡的一張新名片。
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范迪安看來,呼倫貝爾市著力打造的“油畫之城”,是新時代新征程的一個重要文化舉措。呼倫貝爾擁有豐富多彩的樣貌,很適合用油畫這種語言來表現。
當前,呼倫貝爾市將文旅産業作為主攻方向,在産品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消費創新上持續用力,以滿足消費者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如今的呼倫貝爾,正努力擎畫高品質發展新藍圖。
數千里之外,一場“涵蓋百業,全域發展”的文旅盛會正在內蒙古西部的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上演。
準格爾黃河大峽谷美景 供圖 準格爾旗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準格爾旗將文旅融合提質轉型作為重要抓手,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依託悠久的人文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傾力打造了以黃河大峽谷為核心的黃河風情度假遊;以準格爾召、油松王為主的民俗祭祀遊;以庫布其沙漠汽車賽事為首的沙漠汽車運動遊;以黑岱溝露天煤礦、大路煤化工基地為主的現代工業體驗遊;以百里長川、龍口為主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遊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走上了“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富農”的發展之路。
橫跨內蒙古,從西部的阿拉善盟額濟納到東部的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詩與遠方”,未來可期,旅遊真正火了起來。
一方好山水,滿目皆覆綠。八月,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亮麗多彩……
新征程上,內蒙古勇擔使命,堅定不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