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爾山,蒙古語意為哈達,因山勢蜿蜒起伏形似哈達而得名。這座矗立在烏海城市中心的高山不僅是城市的最高峰,發生在它身上的綠色故事更是烏海人民大力弘揚“三北精神”,不屈不撓持續播綠,誓讓沙洲變綠洲的真實寫照。
秋日的甘德爾山滿目青翠、綠樹成蔭,行走于山中仿佛置身天然氧吧,從半山腰向西遠眺,成片的樹木好似綠毯般一直延伸至烏海湖邊。此情此景讓任何人都很難想像在2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大片寸草不生的城邊沙漠。
甘德爾生態治理區20年前還叫白獨貴灣,這是烏蘭布和沙漠越過黃河在甘德爾山腳下形成的近20平方公里的風積流動沙地。每遇大風天氣,呼嘯的狂風席捲著沙塵讓整個烏海城區飽嘗風沙之苦。與此同時,滾滾流沙從白獨貴灣越過甘德爾山直入鄂爾多斯高原,對西北、華北的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2005年秋,烏海市正式啟動對甘德爾山的生態治理。
劉永勝是烏海市林業和草原建設服務中心林草管護辦主任,也是甘德爾山生態治理的親歷者。18年來,劉永勝的足跡遍佈整個山區,這裡的地形地貌、立地條件、林種結構、林木生長、地下供水管道等情況,他都了然于胸。時至今日,第一天來到這裡的場景,劉永勝依舊記憶猶新。
“沒有路、沒有水,眼前只有一大片一大片起伏的沙漠,心裏感覺有些發怵。”劉永勝坦言,初到白獨貴灣,感覺在這裡植樹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很快,他便打消了所有顧慮。
要想在沒有人煙的荒漠植樹造林,必須先完成通路、通電、通水等基礎工程。“當時車開不到這裡,我們就徒步進入勘察,為節省時間,中午晚上都不回家,就在沙漠裏扎個帳篷。”劉永勝説,一次午飯時遇到大風,風把帳篷都吹飛了,他和同事跑著去追帳篷,等到他們再回來時,飯裏都是沙子。而這樣的場景經常上演,有些人堅持不住選擇離開,但劉永勝依舊留了下來。
當時為了削平項目區第一座沙山,6台推土機整整工作了24天。為了修建輸水主管道,16台大型挖掘機、推土機、運輸車輛一幹就是5個月。經過一個冬天的努力,白獨貴灣路通了、水通了、電也通了,為大規模綠化奠定了基礎。
在風大沙多的地區種樹,困難不言而喻。在鬆軟的沙地挖樹坑,往往是一邊挖,四週的沙子一邊流進坑中。對此,治沙工人們先將地面澆濕然後再挖坑。在樹種的選擇上,也都以耐旱、根系發達的樟子松、雲杉、沙拐棗、沙木蓼等喬灌木為主。
“即便如此,我們也常常遇到樹木第一天種下,第二天就會被狂風連根拔起。”劉永勝説,每當遇到困難,同事們便會相互打氣鼓勵,大家積極轉變思路,從固沙做起,壓草網格、做沙障,一群人常常忙到天完全黑下來。
烏海市年均降水量100毫米,平均蒸發量卻是3400毫米,由於自然降水嚴重不足,每棵樹木都要靠人工澆灌。如何解決灌溉難題成了甘德爾山生態綠化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對此,烏海市通過修建泵站、管道從黃河提水,並大力推廣滴灌、噴灌技術,在保證成活率的同時節約了大量水資源。
烏海市林業和草原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愛軍告訴記者,如今,甘德爾山上安裝的滴灌管總長度達到了400多萬米,實現了精準灌溉每一棵樹、每一寸草。同時,他們積極推進延時灌溉、分區灌溉等舉措,最大程度上節約水資源。據多年測定,滴灌造林年均成活率和保存率達到90%和80%以上,與漫灌相比每畝林地一次灌水量由60噸下降至12噸,節約用水80%。
18年的時間轉瞬即逝,劉永勝和他的同事們仍舊終日忙碌于山中管護林草,風沙和烈日讓他們一個個變得黝黑,而曾經的白獨貴灣卻化身為綠色長廊。
如今,甘德爾山已披綠2.8萬畝,實現了森林覆蓋率從0到54.6%。拿出2004年的衛星圖與現在的衛星圖對比,漫山遍野的綠色將這裡重重包圍。前些年,白獨貴灣正式被命名為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成為烏海市的旅遊勝地。(內蒙古日報記者 郝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