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內蒙古著力在抓手有形、受眾有感、育人有效上下功夫,持續推進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走在前、作表率。在今年9月第40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期間,內蒙古教育系統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進一步深化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
夯實體制機制保障
2021年,自治區教育廳印發《關於在全區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全面深入持久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一體化、分階段推進五年行動計劃。《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於加強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指導意見》印發後,自治區教育廳通過認真對標,進一步優化11項舉措,提出“創建教育系統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的新目標,與五年行動計劃緊密銜接,接續推動任務落實落細。目前,內蒙古已構建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學段有序銜接,課程融入、專題教育、主題實踐、校園文化各領域全面覆蓋的一體化教育體系,從體制機制上保障了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有力推進,“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在全區教育系統幹部師生心中深深紮根。
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
內蒙古堅持從娃娃抓起,編印並配發小學石榴籽讀本和幼兒園繪本,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納入中考範圍,率先開設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修課,構建“石榴紅”“北疆綠”“航天藍”特色思政課程,聚焦“蒙古馬精神”“三北精神”製作示範資源包,挖掘生動案例、講好實踐故事,構建起各學段全覆蓋的一體化課程教材體系,著力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感染力;建設全區高校課程思政協同教育研究中心,推進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創新,注重挖掘內蒙古豐富的教育資源,建成課程思政優質教學資源庫,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各級各類學校、融進所有課程,著力增強各類課程的協同性有效性;在各級各類教師培訓中設置一定學時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全區高校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設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研室,建設3個覆蓋全區東、中、西部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培訓研修基地等,著力提升教師的施教能力。
拓展實踐育人新模式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治區教育廳指導各地各校佈局140項重點任務,評選12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創建示範校,建立12個青少年研學實踐基地,36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校),組織開展“紅色地標我打卡 思政課堂走起來”活動,挖掘各地豐富社會資源,打造出近百個紅色打卡點,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深受啟發和教育;實施“互聯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行動,製作《草原額吉都貴瑪》《齊心協力建包鋼》等虛擬倣真課程,分學段製作25集石榴籽育人小課堂,打造《何以中國》《奮進吧!北疆少年》等體現“北疆文化”的網絡育人品牌,提高網絡育人質效;佈局建設內蒙古大學等6所高校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獲批省級以上課題157個,出版專著53部,逐步建立和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學理支撐。
下一步,自治區教育系統將持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範區創建工作,引導廣大師生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完成好自治區兩件大事、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貢獻教育力量。(文 育小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