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鄂爾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關於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人才政策打造一流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簡稱“人才新政2.0版”)。
“人才新政2.0版”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各環節,堅持以戰略思維為引領、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主線、以全面覆蓋為導向,以補齊短板為突破,以完善服務為宗旨,構建形成了新意滿滿、亮點頻出的政策體系。
待遇標準高。對頂尖人才,給予最高1億元科研配套經費、每年最高1000萬元團隊資助、最高300萬元年薪和不低於300萬元的安家補貼;對優秀人才及以上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安家補貼、最高5000萬元科研經費以及最高200萬元的薪酬待遇。
覆蓋範圍廣。設立“優秀人才突出貢獻獎”,給予有突出貢獻的人才最高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有望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的人才“一人一策”專門培養並給予最長10年的穩定支持。實施“十萬青年聚暖城”計劃,力爭用3年時間新引進青年優秀人才10萬人以上。
體制機制活。對於頂尖人才實施的重大項目,在支持方式上“政策漫遊”、支持力度上“再加一點”。支持校企互派青年科技人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擔任“科技副總”“産業教授”。給予最高1000萬元經費支持,鼓勵各類創新平臺、骨幹企業和高校院所圍繞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組建創新聯合體或創新聯盟。實施研發人才“政錄企用”,設立教育、醫療、農牧、金融、安全生産等重點領域高精尖缺人才特聘崗位。
服務保障細。確定每年8月的第2周為“暖城人才周”,為人才提供最長3年免租金人才公寓、給予最高7.2萬元租房補貼、提供高於限額2倍的住房公積金貸款等安居政策。設置“暖才補貼金”“暖才週轉編”和“暖才學位池”,幫助人才解決父母贍養、配偶就業和子女教育等後顧之憂。
政策落實快。設立人才服務綜合窗口、開發數字人才智慧服務平臺,提升人才服務質效。明確“誰主管、誰主辦”,將每一條政策都落實到具體單位,加強督導考評,確保人才政策“直達快兌”。
據了解,鄂爾多斯“人才新政2.0版”已于11月17日起施行,隨政策一同發佈的還有涵蓋六大類高層次人才類型的《鄂爾多斯市高層次創新人才目錄》。為使人才新政儘快惠及各類人才,鄂爾多斯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科技局、市教體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等8個部門協同制定了28項配套實施細則,近期將陸續印發實施。(文 張國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