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烏審旗:注入文明“因子” 城市煥然一新
2024-04-09 11:28: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國文責編:趙銀平

  煙火人間的“地攤經濟”,便捷的“家門口”停車場、“共享餐廳”,農貿市場一改過去雜亂變得乾淨整潔,公園裏晨練的身影隨處可見,寬敞的道路上車流穿梭……行色匆匆之中,如果能稍作停留,細心的你就能看到內蒙古烏審旗的新變化,注入文明“因子”,讓綠色烏審變得更美麗更宜居。

  “地攤經濟”讓夜晚散發煙火氣

  人群熙攘,美食飄香,各具特色小商品琳琅滿目,商家們熱情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每天夜幕降臨,內蒙古烏審旗嘎魯圖鎮人民廣場對面的便民攤點就熱鬧非凡。近年來,烏審旗推行“地攤經濟”,鼓勵商家文明規範擺攤經營,實行劃線定點管理,積極促進夜間經濟發展。

  “地段好,還給劃定了攤位,做生意同時也不影響市容市貌,非常方便。”麻辣串攤主楊佔軍稱。

  如何讓“煙火氣”和城市“文明范兒”並存,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每名攤主限用一個攤位,一攤一框,確保不佔用盲道、不影響行人通行、不影響周邊商鋪。”烏審旗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稱,執法人員實行定崗定責值守,維護周邊市容環境和交通秩序,第一時間糾正超範圍經營、超種類經營、超時經營、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還市場以乾淨與美觀。

  多措並舉把“停車難”變“好停車”

  近日,嘎魯圖鎮一處沉寂了12年的地下停車場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重新啟用。

  位於嘎魯圖鎮七馬路上的勇泰A區,建成時間較早,建成初期地面機動車車位基本夠用,規劃建設的地下停車場一直未啟用。近年來,隨著住戶入住率的不斷增加,地面車位日益緊張。

  “每天回家要在小區內轉好幾圈才能找到空位,回來遲的話可能還得停到小區外面去。”住戶們這樣反饋給社區。

  為解決小區居民停車難問題,“喚醒”地下停車場車位勢在必行,日前通過多方協調,短時間內地下車位得以重啟,同時94個無死角攝像頭也成功“入住”,不但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方便,也增加了安全系數,煥然新生的地下停車場贏得了居民一致好評。

  進入重新啟用的地下停車場,嶄新的攝像頭映入眼簾,這些攝像頭可以捕捉到停車場每一個角落,記錄每一台進出車輛的信息,讓車主們停車更加安心。除了停車和安全問題,停車場的衛生狀況也是小區居民關注的焦點。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停車環境,烏審旗還專門組織成立了“溫暖小分隊”定期對停車場進行清掃。

  2023年以來,烏審旗在嘎魯圖鎮區內共新劃、復劃機動車停車位4萬餘個,非機動車位5000余個,不僅提高了鎮區內有限空間的利用率和合理性,同時有效治理了車輛違規停放、佔用通道和阻礙行人正常出行等亂象,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停車需求,切實優化鎮區市容市貌環境秩序,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共享餐廳”讓老有所養照進現實

  近年來,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雙職工家庭“吃飯難”問題,烏審旗在嘎魯圖鎮人口集中的社區建起10家共享餐廳,對轄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殘疾人、孤兒等弱勢群體進行就餐補貼。每到飯點,各社區共享餐廳飄出陣陣飯菜的香味,老人們抬腳出門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在品味關懷滿滿的“幸福味道”中享受安逸的老年生活。

  每到吃飯前,志願者們還會貼心地向老人們發放“文明用餐”等宣傳物品,細緻耐心地向老人們介紹“共享餐廳”助餐服務的內容,並熱情地幫助老人們拿碗筷、打飯、端菜,詳細詢問每位老人有無忌口和身體情況,讓老人們身在社區也能有“家”的感覺。同時“共享餐廳”也成為小區裏鄰裡之間商事議事的平臺,居民們一邊吃著家常菜,一邊為社區建設、小區提質、城市文明等問題建言獻策。

  2024年,烏審旗將完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新建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增設停車位2000個。實施烏審街北延伸線和康養中心連接線道路工程,完成12個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老舊街區、臨街商業和棚戶區改造,新增和改造綠道3.4公里、綠地10萬平方米,硬化街巷7.5萬平方米,新改建地下管網66.5公里,加裝既有住宅電梯10部以上。大力推廣家用燃氣泄漏報警切斷裝置,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聯動機制,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準。

  如今,隨著烏審旗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顏值”得到了顯著提升,“文明氣質”助力城市煥然一新。(文 楊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