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鄂爾多斯市: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繪就信訪代辦好“楓景”
2024-11-26 17:19: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國文責編:魏寒冰

  2023年以來,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安排部署,鄂爾多斯市各級人大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實施人大代表信訪代辦制,充分激發人大代表在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徵集、矛盾隱患排查和信訪事項化解方面的作用,打造新時代人大代表踐行“楓橋經驗”樣板。

  立足群眾 加大政策法規宣傳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同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緊密的聯繫,在政策法規宣傳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圍繞如何讓人大代表成為一名合格的宣講員,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代表履職基礎知識、法律法規和黨的政策理論精準選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人大代表參加培訓,不斷提高代表履職盡責專業素養,提升宣傳政策能力水準,確保宣傳不走樣,群眾聽得懂。各級人大代表利用代表家站等陣地,運用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等形式,宣傳法律和黨的方針政策,凝聚人民的智慧力量。市級領導幹部代表深入包聯蘇木鄉鎮、企業宣講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惠企政策,部分旗區、蘇木鄉鎮人大代表通過民主議事會等形式宣講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針對由於不懂法律和政策産生的信訪事項,基層人大依託“農牧民夜校”等載體,組建“人大代表+嘎查村支書”宣講隊,向群眾宣講有關信訪工作的法律法規,用農牧民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方式,把“大主題”轉化為“小切口”,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用鮮活的實例、身邊的變化闡釋黨的惠民政策,使黨的理論政策走到千家萬戶,從根源上剷除信訪隱患産生的土壤。

  植根沃土 架起民意徵集橋梁

  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暢通了,信訪案件自然就減少了。人大代表是黨和國家機關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繫的橋梁和紐帶,為暢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推動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聯繫群眾,市人大常委會主動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強頂層設計,出臺《市人大代表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典範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出“碼上找代表”,即給每個人大代表賦予一個二維碼,在街道社區公開,群眾用手機掃碼就能直接向代表反映問題,切實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更加便捷的溝通橋梁。打造人大代表代表“朋友圈”,通過引導代表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發佈履職圈,分享履職活動心得和體會,營造履職盡責的良好氛圍。

  東勝區林蔭街道文苑社區門口的吉祥廣場建成20餘年,路面破損嚴重、健身器材老化,缺少配套兒童娛樂設施,不能滿足周邊群眾的文體活動需求。今年4月,民聯B區居民王先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通過掃碼向市人大代表劉小麗反映了這個情況。劉小麗經過走訪群眾、實地察看,積極與街道黨工委溝通協調,推動將吉祥廣場改造列為林蔭街道202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改造後的吉祥廣場新建活動室1處、涼亭2處,兒童沙池1處,擴建300米健康步道,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滿足了居民的健身、休憩、娛樂需求,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過去,轄區有哪些人大代表,我們老百姓很少知道,更別説向他們反映問題了。現在好了,他們的姓名和照片都在這裡公開,只要用手機掃一下他們的二維碼,就可以直接反映問題,這個二維碼的確方便。”王先生高興地説。

  “數字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必然趨勢。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印發《推動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聯絡站迭代升級的意見》《市人大代表進人大代表之家(聯絡站)的工作方案》,推動全市287名市人大代表全部到代表家站聽取民情、收集民意。基層人大各展所長,通過協商會、庭院會、板凳會、“田間地頭”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趕大集 擺攤聽民意”主題活動……搭建社情民意徵集的平臺載體,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增添了更多“煙火氣”。

  聽民聲只是前端,辦好群眾的身邊事才是關鍵。康巴什區新北社區所轄四個住宅小區係移民安置小區,服務居民90%為轉移安置的農牧民,小區居民電動車保有量較大,小區沒有充電車棚,居民充電不便,私接電源、私拉電線現象屢禁不止,不僅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還影響小區環境提升。近年來,多位居民通過多種方式向街道社區反映,迫切希望解決電動車充電難問題。康巴什區人大代表張二偉通過走訪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經過深入摸排情況,積極組織社區兩委、基層人大代表和網格員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實施“暖心充電樁”項目的建議,協調有關部門落實。目前新北社區4個住宅小區共增設了115個充電點位,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了安全、平價充電。

  “老百姓的需求沒有暢通的渠道反饋的話矛盾就會越來越多,對於群眾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只要群眾有反映,我們就立即想辦法去解決,把信訪隱患解決在發生地,消除在萌芽”。康巴什區人大代表、康巴什區哈巴格希街道新北社區黨委書記張二偉説。

  服務靠前,開展矛盾隱患排查

  化繁為簡,被動變主動,各級人大代表在履職調研、走訪群眾中及時排查潛在的信訪矛盾隱患,對群眾反映的訴求接訴即辦,對疑難複雜、事權在上級部門的事項及時上報、代辦幫辦。

  烏審旗人大代表信訪代辦員主動融入“三分吸附法”工作體系,將服務觸角向前延伸,變“被動調處”為“主動代辦”,對小糾紛推行首接代辦、煩心事推行分流代辦、疑難事推行聯合代辦,通過分級代辦,真正實現“三不兩當地”目標(群眾不上行、問題不出旗、矛盾不上交,信訪群眾吸附在當地、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截至目前,烏審旗各級人大代表代辦幫辦信訪事項657件,已辦結356件,推動98%的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民心,是“民有所呼”的重要窗口,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人大代表主動融入“12345”熱線通道履職,代表在調研走訪中發現的社情民意,可隨時通過“12345”熱線反映,並利用熱線數據庫開展社情民意調查研究、督辦熱線疑難工單,截至今年10月,人大代表共督辦疑難工單30多件,推動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

  履職盡責,推動信訪案件化解

  目前,全市共選派1243名責任心強、群眾威信高、知識面較廣或者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善於化解矛盾糾紛的人大代表擔任信訪代辦員,代辦信訪事項920件。人大代表信訪代辦員立足代表職能,‌實現“群眾動嘴、代表跑腿”,‌把信訪事項解決在群眾“家門口”。

  東勝區畜牧小區因建設時間較早,基礎設施不完善,天然氣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多部門曾多次組織業委會、天然氣公司協商安裝事宜,但均因施工預算過高超出居民籌資意向未實施,居民有很大怨言。東勝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人大代表信訪代辦員聶俊直面難點、堵點和痛點,紮實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依託信訪代辦工作機制,運用“督辦、盯辦、協辦、查辦”的工作法,聯動解決了畜牧、華逸、運銷家屬樓、祥和小區4個小區245戶居民盼望老大難問題,一個長期拖而未決的信訪積案經過信訪代辦方式得以有效化解,將群眾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

  人大代表信訪代辦制的推行,‌不僅拓寬了代表履職的渠道和方式,也方便了群眾表達訴求、‌保障權益,‌而且有助於降低群眾信訪成本,‌解決群眾不會訪、‌無序訪、‌越級訪的問題,‌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文 楊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