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元宵節特別策劃丨元宵燈長久 福氣滾滾來
2025-02-12 14:35: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媛責編:尹紅燕

視頻攝製:曹菲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

  一句俗語,道不盡燈在湖南長沙縣金井鎮民眾心中的地位。元宵節這天,金井鎮的街頭巷尾,屋檐下綵燈長明;空地上的孩子們,從滾燈車裏,推出福氣延綿。

  “燈車滾滾向前,承載的是民眾對生活圓滿的期待。”在長沙縣非遺手藝人吳逵建看來,滾燈車的精髓,便在於“滾”字。

  長沙縣滾燈車作為獨特的民俗,自明朝永樂年間傳承至今。吳逵建將記憶牽引至幼時——夥伴們舉著它從除夕鬧到元宵,推著木輪軋過街巷,討一口甜糯的麥芽糖。2007年,其被長沙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長沙市第一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元宵節特別策劃丨元宵燈長久 福氣滾滾來

吳逵建編扎竹篾架 攝影 曹菲

  “滾燈車是燈也是車,外部車隨輪轉,內部燈火不滅,製作工藝獨特而複雜。”年逾70的吳逵建,從事滾燈車製作已有40餘年,對滾燈車的結構瞭如指掌。“由燈把、中心柱、木輪、木軸、燈架底座板、內燈籠、蠟燭座、外燈架八小件組成。”

  編扎是製作滾燈車花燈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竹條要彎成滿月的弧度,扎骨架的力道最關鍵,一定要紮緊。”屋內瀰漫著竹香,吳逵建將竹條在掌心旋了半圈,手指將兩米長的竹條均勻分割成八部分,原本僵直的竹條便被服帖地圈成八方形。“每個部分一定要均勻,不然組裝後就不夠圓了,花燈就是寓意著團團圓圓。”

  六個八方形竹篾架做好再拼裝,滾燈車內燈的骨架便已成型。

  吳逵建從箱底取出薄紙,將顏料一字排開。“根據骨架上的格子對應貼上彩色薄紙,然後在薄紙上開始描繪,描彩紙一般會畫上一些吉利的圖案,花鳥蟲魚等。”吳逵建拿起毛筆,沾上紅色顏料,點上紅梅。

  編紮好內燈、外燈,在燈外架添上花朵、綁上彩繩,套入木架固定……一個滾燈車就此成型。

元宵節特別策劃丨元宵燈長久 福氣滾滾來

吳逵建(左)教尼日利亞籍留學生Smlie(右)製作滾燈車 攝影 曹菲

  由此,燈車的內外燈環環相扣,中心柱上的燈籠無論車體如何翻騰旋轉,內置的蠟燭始終不倒不滅。“早年間用蠟燭,風越大火越旺,但存在消防隱患,現在改成了電燈,也更耐用了。”吳逵建轉動燈體,展示特意留下的一面缺口。“這就是用來放燈的‘門’。”

  多人組合推動滾燈車,配以歡快的舞步、激昂的鑼鼓、悠揚的音樂,一場載歌載舞的精彩表演便呈現了出來。吳逵建推動滾燈車把手,木輪滾動,摩擦木板旋轉,上面的外花燈也就旋轉了起來,八面燈屏旋出色彩斑斕的圓環,紅梅在風中翩躚。

  “小時候,孩童推燈討的是麥芽糖,如今這燈車舞的是文化傳承。”令吳逵建開心的是,近年來,滾燈車的客源裏,學校逐漸成為主力軍。在長沙縣,當地雙江小學、中學將其列入非遺實踐活動,滾燈車舞蹈也融進了個性化課後服務。

  “滾燈車對研究當地民俗、宗教、體育等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吳逵建期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投身滾燈車的傳承發展,讓傳統技藝在下一代的掌心生長出新的年輪。(文 李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