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 內蒙古成為全球候鳥遷飛通道
2025-03-10 10:16:13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高菲責編:魏寒冰

  當春風拂過大地,冰封的湖面逐漸消融,紅嘴鷗再赴烏海之約。3月1日,內蒙古烏海湖畔,第一批紅嘴鷗“先遣部隊”跨越山海,翩然而至。它們親昵地在低空盤旋飛舞,在水面嬉戲遊弋,與烏海湖一同迎接這個嶄新的春天。

  接下來一直到4月中旬,大批紅嘴鷗將陸續抵達烏海湖,短暫停留歇腳後,繼續北上飛往下一個目的地。自2018年首次在烏海湖發現紅嘴鷗以來,這些大自然的“精靈”便成為烏海湖的“常客”。

  紅嘴鷗,又稱“水鴿子”,體形和毛色與鴿子相似,嘴和腳呈紅色。它們棲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的湖泊、河流和沿海沼澤地帶。每年冬天,它們從西伯利亞飛到雲貴高原等地的內陸湖過冬,春天再返回西伯利亞地區繁殖。這場關乎生命存續的壯麗旅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內蒙古橫跨“三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眾多河流、濕地、湖泊為候鳥提供了理想的補給和棲息環境。全球九大候鳥遷飛通道,有3條穿過內蒙古。每年進入春秋兩季,無數候鳥長途跋涉遠道而來,在這裡停歇覓食、補充體力。此時,守護它們的安全,便成為生態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年來,在候鳥遷徙季節,內蒙古在開展候鳥種類、數量等監測調查的同時,充分發揮各地護林員、草管員的作用,系統開展棲息地保護、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及收容救護等工作,保障候鳥等野生動物安全遷徙。成立多部門協同的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全面開展“清風”“網盾”系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線上線下非法貿易、亂捕濫獵等違法犯罪行為,使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據監測,內蒙古過境候鳥種群和數量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在內蒙古越冬的水鳥種群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6萬餘只,涵蓋6目8科26個物種,並首次發現白頭鶴和夜鷺的越冬蹤跡。“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越冬種群數量達13.2萬隻,佔全球赤麻鴨總數的60%以上。

  候鳥種群和數量的增加,不僅是野生動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更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科學推進防沙治沙和國土綠化,大力實施生態修復項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開墾林地草原行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擴綠、興綠、護綠並舉,這片北疆綠洲,成為無數生靈的棲息地和生命驛站。

  鷗鳥翔集、魚翔淺底,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是內蒙古不變的堅守和追求。(記者 霍曉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