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大簡”揭秘先秦文明
2025-03-28 14:19:59來源:新華社編輯:蔣瑞祺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合肥3月26日電(記者周暢、潘峰) 當研究員緩緩揭開蓋板,2300多年前的戰國竹簡顯露真容——它們整齊靜臥在保護液中,簡身細長,簡背朝上,泛著琥珀般溫潤的黃褐色光澤。25日,記者來到安徽大學戰國簡珍稀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走進恒溫恒濕的文物保護室,探訪“安大簡”如何揭秘先秦文明。

  這批2015年入藏安徽大學的戰國早中期楚簡,被稱為“安大簡”,經編號整理共1167個,其中完整竹簡近900枚,保存狀況良好,是先秦珍稀文獻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安大簡”揭秘先秦文明_fororder_安大1

這是安徽大學戰國簡珍稀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文物保護室中的“安大簡”。新華社記者 潘峰 攝

  記者探訪時,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的團隊已完成了對“安大簡”的揭剝、清洗、脫色等整理工作,眼前的竹簡形制多樣,分組陳列,最長達48.5釐米,寬在0.4釐米至0.8釐米之間,有的竹簡上還綁著紅色編繩。

  “剛入藏時,有的竹簡已經發生氧化、粘連,因此我們格外小心,儘量完整地保留簡文筆畫、簡背信息以及編繩等。”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燕指著一旁的毛刷等工具,向記者講述團隊成員們當年是如何一點一點清理掉竹簡上附著的泥土。

“安大簡”揭秘先秦文明_fororder_安大2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團隊正在開展“安大簡”的整理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一“簡”傳千古,往事越千年。“安大簡”內容涉及經學、史學、哲學、文學和語言文字學等領域,包括《詩經》、孔子語錄和儒家著作、楚史、楚辭等方面的作品,為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和語言文字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博士後張飛領著記者來到一組竹簡前,他告訴記者:“這是‘安大簡’楚史部分,共300余枚、1萬餘字,推動了若干問題的研究進展。”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計劃發佈9輯“安大簡”相關研究成果,目前已發佈兩輯由中西書局出版的《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三輯計劃今年發佈。“揭開竹簡的“面紗”並不容易,比如有的字形是首次出現,需要我們下大功夫去釋讀。”程燕説。

“安大簡”揭秘先秦文明_fororder_安大3

這是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關於“安大簡”的第一輯、第二輯研究成果。新華社記者 潘峰 攝

  來到安徽大學古文字智慧化與中華文明傳承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破譯”“安大簡”。他們建立了一個戰國文字數據庫,通過大數據模型可以圈定待釋字的目標範圍,為研究人員考字、釋詞提供有效參考。

  除了學者的案頭,還有更多、更廣的舞臺出現了“安大簡”的先秦光澤。“我們陸續開展了進校園活動,‘安大簡’正在和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跨越千年相見;同時還開發了‘安大簡’書籤、手袋等文創産品,希望能讓‘安大簡’及其背後的先秦文明‘活’起來、‘火’起來。”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郝如意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站长统计